纪实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北化纪实】鸿雁南飞,他们的心却留在了北方草原……
2019-06-18 供稿单位:新闻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新闻网开设“北化纪实”、“北化学子”、“北化人物”、“北化之子”栏目。本期“北化纪实”推出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立”鸿雁“助学金的故事。

(校记者团 梁若昕)“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

一曲《鸿雁》传遍大江南北。这首传唱度极高的内蒙民歌高远悠扬,让人听到脑海中便不自觉地浮现出草原的苍茫与辽阔。而对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而言,这个词如今有了一个新的含义,那便是他们自发成立的助学金。他们希望,这项助学金能够变成他们与保康三中的孩子们之间的纽带,帮助这些草原上的孩子们飞得更高更远,宛如报信的鸿雁一般,为家乡的发展带来好消息。

一年南归心向北

在历史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以下简称“科左中旗”)曾是一个闪亮的名字,这里是清代辅佐两代帝王的孝庄文皇后的故居,涌现出了抗垦起义的嘎达梅林、世界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等众多杰出人物,有着优良的精神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时代发展滚滚向前的车轮似乎忘却了这片曾经辉煌的土地,由于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发展愈加迟缓,目前,科左中旗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自治区革命老区和通辽市扶贫增收重点旗。自2011年起,北京化工大学定点扶贫科左中旗,并从2015年起每年选派研究生支教团,前往当地保康三中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

保康第三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初中学校。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这里盖起了漂亮的楼房,教室里课桌椅、投影仪、网络等基础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乍一看似乎与普通的城市初中并无差别,但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却与先进的教学设施并不相称。受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许多父母被迫离乡打工,孩子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等群体占比超过60%,学生家庭中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虽然也曾经听说过有的学生因为无力负担学费而辍学打工的消息,但当这件事真正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学生身上时,第一届支教团团长王磊依旧感到十分震惊和痛心。他深知,在这贫困又偏远的地方,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学生们的命运,乃至改变这里贫困落后的现状。因贫辍学的孩子每多一个,他的心就沉重了一分。

这种感受也噎在第一届支教团成员赵子叶和林崇阳的心里,几个人总觉得应该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什么。建立图书室成了他们为孩子做的第一件事,他们希望如此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阅读渠道。王磊和北京化工大学联系,希望能在校内为学生们募集一批图书,这一想法马上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学的认同和支持,除了从学生群体中募集图书外,学校还为学生们集体采购一批图书,小小的图书室建成了。

虽然规模很小,图书种类并不齐全,但这里却成了孩子们心中的乐园。每每开放,总会有学生来翻看借阅,他们沉浸其中认真专注的模样让王磊、赵子叶和林崇阳几个人感到欣慰。在服务期满后,他们特别叮嘱下一届支教团成员,一定要把爱心图书室继续运营下去,让学生们继续感受读书的快乐。

第二年,保康三中设立了“育阳”阅读班,每周开展一次读书分享讨论会。“育阳”是这个阅读班的发起者、第二届支教团成员阎育阳的名字,也表达了支教团成员想要让学生们通过阅读打开心灵的窗户,感受知识的阳光。

“像鸿雁一样纯洁、善良、勇敢”

虽然服务期已满,这所学校、这里的学生们却成了每届支教团成员离开以后最大的牵挂。他们会利用闲暇时间回保康三中看看。两年来,已有26人次重回草原,或给学生们开上一次班会,或和学生们谈谈心、上门走访。在他们的心中,早已把这群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弟弟妹妹,把这片草原当做自己的第二个家。

或许是由于对学生们共同的关注,几届支教团成员也迅速熟识起来,每次聚会上,“我的那群学生”总是大家绕不开的话题。

但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时,气氛都有些许凝重。学生们在千里之外的境遇和命运总是让他们止不住地担心。阎育阳就曾有几个学生辍学来北京打工,虽然在她的劝说下,学生们还是回家重返课堂,但这件事情总让这个善良活泼的姑娘心里不是滋味。

而学生们身处逆境却依旧刻苦学习、自强不息的劲头更是让支教团的成员们十分感动。第三届支教团成员杨映天回忆,自己的一名学生父亲早年去世,母亲长期在外地打工,生活中只能和姐姐住在救济房里相依为命,每个月靠低保生活。虽然生活贫困,但姐弟两人十分争气,姐姐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他们的“家”空荡荡的,只有一床土炕,和一墙贴得整整齐齐的奖状。

目睹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支教团成员们越来越迫切地想要为这些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们做些什么。一次聚会上,设立爱心助学金的想法被提出,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

想法虽好,启动资金从哪儿来?在杨映天的倡议下,他所在的党支部正准备举行义卖活动,用义卖资金资助保康三中的一名学生。他提出可以将支部的资金融进助学金中,余下的金额由四届支教团成员均摊。就这样,首笔4000元助学金凑齐了。

2019年5月11日是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十几个年轻人难以忘怀的日子,在科左中旗政府、团旗委、保康三中校长和师生代表的共同见证下,“鸿雁”助学金启动仪式正式在保康三中举行,4名学生成为首批受益者。

“……鸿雁的洁白和远举高飞是人们心目中纯洁、善良、高尚、勇敢的象征,助学金取名“鸿雁”表达支教团和大草原割舍不断的情谊,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立鸿鹄志,矢志艰苦奋斗,像鸿雁一样纯洁、善良、勇敢……”仪式上,王磊介绍助学金取名“鸿雁”的缘由。

研究生支教团将持续资助这4名学生,直至他们完成高中学业,同时,支教团每年还将继续选拔资助对象并进行持续资助,名额也将从4名不断扩大。

“陪他们熬过最艰难的日子”

发放一笔助学金仅仅是个开始,接下来,支教团将建立人才培养库,长期跟踪这批孩子,从思想、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全面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这种跟踪培养机制对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张宇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启动助学金项目之前,他就已经资助了一名学生,还有十天左右,这名学生即将踏上高考的考场。

资助这名学生也是偶然。在保康三中支教时,张宇和这名学生的初中班主任同在一间办公室。学生虽然已经毕业前往其他高中就读,但依然经常利用每个月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回校探望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师,这种感恩的心让张宇十分感动。在和老师的交流中,张宇逐渐了解到这学生的家庭情况并不乐观,在被他身处逆境依然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之余,也渐渐生出了资助他的想法。

“和初中阶段教育不同,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学生的学费负担对这些家庭而言更重了。等这些孩子进入大学,他们将会享受到国家许多优惠政策,那些足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而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陪他们熬过这段最艰难的日子,让他们能走进大学校园,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张宇提及资助初衷时说道。
作为一名支教团成员,张宇羡慕的对象是他在中国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时的导师。他的导师是全国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之一。前几年,他受邀参加了曾经支教地的学生的婚礼。张宇觉得,如果自己也能等到那一天,那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临走前,张宇和他帮扶的学生约定好,等到他考上大学,就带他去北京,去看长城,看天安门。

与张宇同行的还有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四届12名支教同学们。四年间,支教团集体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超过7万元,他们的心愿也都大抵相同。“一个孩子考上大学,走出草原,改变的就是一个家庭,试想十几年后,在我们的帮助下,一个个草原学子成长成才,那该多么幸福啊!”每每想到这里,第三届支教团成员赵梅总是无比兴奋。

曾经,他们是北去又南归的鸿雁,给科左中旗的孩子们衔去知识的光和热;如今,他们更希望学生们能化作鸿雁南飞,去看世间繁华,给苍茫的草原衔回知识和发展的希望,让这片土地终如《鸿雁》这首歌中唱的一般,歌声远,琴声颤,草原上春意暖。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