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北化纪实】校园真情在,化大春意暖
2014-05-23 供稿单位:新闻网

编者: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弘扬北京精神,构建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建设富有北化特色的学校文化,新闻网、校报开设“北化纪实”、“北化学子”、“北化人物”、“北化之子”栏目,用朴实的语言记录化**生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娓娓道来,心灵共鸣!欢迎师生、校友投稿和提供新闻线索(新闻网news@buct.edu.cn)。

 

(新闻网王馨瑶、江晓)2014年春晚节目中,开心麻花的创意小品《扶不扶》受到观众热议。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爱管闲事儿的好人郝建态度鲜明——“人不是我撞的,但得扶啊”。

小品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共鸣:遇到摔倒的老人扶不扶?怎样扶?而就在近日,同样的一幕也在化大校园里上演。遇到摔倒的老人,师生们的选择非常一致——“不仅要扶,还要一扶到底”。

两下突如其来的摔倒

5月11日中午12时左右,天空弥漫着小雨,信息学院退休老教授、78岁高龄的孙延祚老师前往学校一食堂打饭。因担心食堂即将关闭,孙老师快走了几步,可毕竟年事过高,腿脚不灵便,加上雨天路滑,刚走到一食堂水房附近的孙老师一下子摔倒在地。周围的同学忙扶起老人,但孙老师坚持称并无大碍,可以自己行走。没想到,仅走了两步,还没来得急上台阶,孙老师就又一次摔倒在地:左眼角磕在了石阶上,血流不止。

“我赶过去的时候发现老人已经倒在地上了,老人的脸上、衣服上全是血,他自己已经完全动不得了。”看到老人摔倒,急忙从操场上跑过去帮忙的学生李延冀回忆到:“当时老人身边有很多同学,我们也试图想扶起他,但是他完全动不了,后来加上我有四个男生吧,我们一起把老人抬进了第一食堂。”

师生协力共助老教授

据现场学生曹敏华回忆,将老人抬进食堂后,有位女生用面巾纸帮忙将老人身上的血擦掉,并简单处理了伤口;还有的同学去帮老人打来了饭菜,装进了饭盒;因担心老人伤势过重处理不当,有位同学拨打了学校保卫处的电话。

保卫处正在值班的张海龙接到电话后,立即和保安张启怡一起前往学校一食堂看望老人。看到老人的伤口,张海龙立刻又安排人手将老人抬到了校医院。“那个伤口有3厘米长,还在流血,不让大夫看看始终不放心。”张海龙说。

经过校医院大夫的初步检查,孙老师左侧额头的创口过大,需要到中日医院缝合并做进一步检查。张海龙又联系了保卫处邹绍波一道,开着校园巡逻车,与学生李延冀、曹敏华一起将孙老师送往中日医院进行救治。

到达中日医院后,保卫处的同志和两位同学搀扶着孙老师到急诊进行治疗,帮着挂号、缴费、取药、做CT。“孙老师说他们家里人都出差了,不在家,也不让我们打电话通知他们,可能也是怕家人担心。”张海龙介绍,“所以我们赶紧和离退休处的***老师取得联系,他刚好也在学校。”离退休处副处长***听闻此事后,迅速赶到医院看望孙老师,并同大夫沟通治疗方案。

下午3点左右,大夫对伤口做了缝合处理,认为没有什么大碍后,保卫处的同志又开车将孙老师送回家中休养。“孙老师第一次给我们指路都找错了家门,老人年纪大了,肯定不能让他自己回来。”保卫处张海龙说。

据悉,像孙老师这样年纪大的老教授在我校并不少见,离退休处和保卫处在平时工作中也给与他们更多关注。日前,笔者联系到孙延祚教授,回想起当时的情况,孙老师仍心有余悸:“我当时也是有点儿着急,路又滑,不知道怎么就摔了。没什么感觉,就是疼。”提到身边的帮扶者,孙老师说:“真的是非常感谢当时扶起我并照顾我的学生们,还有离退休处和保卫处的领导和同志们!没有他们,我又是自己,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举手之劳 传递校园关爱

“帮助老人的也并不只有我们两个,只是因为我们跟去医院了,老师记录了我们的信息,其实还有好多好心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面对笔者的采访,制药1002的李延冀、机械1102的曹敏华如是说。“我们互相也都不认识,只是当时恰巧被我们赶上了。”

当被问及当时有没有考虑过“该不该扶”这一问题是,两位同学都表示“没想过”。“当时的情况很突然,老人又一身的血,我们哪还顾得上那么多,都是下意识的举动了。”李延冀笑着说。“我相信不光是我们,任何人遇见那种情况应该都会选择扶起老人的,而且一定会尽力妥善照顾,我们也只是做了我们该做的。”曹敏华补充到。

“扶不扶、怎样扶”是社会的大问题,但在北化春日的校园里,这只是一个不会有争议的小命题。这是一件小事,却涌动着校园内的一片真情。为了一名退休老教师的安危,我们的同学和保卫处、离退休处工作人员协力相助,传递着校园内的份份关爱。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