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北化人物】志于教,揽芳华——采访全国模范教师王志华
2019-10-24 供稿单位:新闻网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新闻网开设“北化纪实”、“北化学子”、“北化人物”、“北化之子”栏目。宣传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本期“北化人物”推出我校全国模范教师获得者王志华教授的故事。

(校记者团 刘笑宇)1984年,刚刚参加工作的王志华走上讲台,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也是全国首个教师节。2019年9月10日,在第35个教师节到来时,她不仅从 “工作小白”变身成“科研强人”,还以全国模范教师的身份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从王志华1989年来到北京化工大学任教,到今天已经刚好30年了。30年来,她曾先后担任十几门本科生基础课程的授课人,现在同时在讲授本、硕、博三层次的课程——本科生的《复杂物质剖析》《仪器分析(实验)》,硕士生的《环境分析化学》《安全化学》,博士生的《分离分析新方法》——一周七天,除了泡在实验室里指导研究生,就是备课上课,一刻不得闲。

“我的初心是守好课堂”

王志华主讲的《复杂物质剖析》这门课,是一门北化首创的国家精品课程,其中涵盖大量的剖析应用实例和原始复杂的分析谱图,每一章节都可以拿出来单独开课,怎么能在两个课时的时间内给学生讲好每个章节的内容,是王志华和她的教师团队们最棘手也是最迫切的问题。为此,每一堂课,她都精心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直观框图和剖析流程图,以最简洁直观的方式展示复杂物质的剖析思路和剖析程序,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王志华带领教师团队建设更新网络资源,延伸扩大课堂教学范围,对教材“质量”和“结构”进行深入改革,力求反映分析科学领域的新理论和新进展、实用;把教师的科研成果引入课堂,体现科教融合的课程特色……

“我们一直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希望学生发现、总结生活和科研中的复杂物质剖析课题,鼓励他们把感兴趣的剖析课题写出课程论文。”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把前几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学会应用于实践当中,让科研方法从书本中走出来,以问题为导向,采取问题驱动与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完知识就能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即使课程结束,从这门课程学到的东西依然能让学生受益终身。

现在,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了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程和中国大学MOOC均有上线,老师与学生线上互动交流,对学生的评论、问题及时给出答复,课堂教学范围随之扩大,教育也从一方小小的课堂推向了全国,服务本校学生的同时也服务了全国的好学者,为保证教学质量,老师们更是付出了翻倍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网络课堂。

有教无类,大抵如此。

最近,王志华正忙着再版《复杂物质剖析技术》这本教材,由她参与主编的这本书填补了国内无复杂物质剖析方面的教材的空白,还获得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为了它的再版工作,王志华已经准备了将近两年,连去外地出差,包里都是一打厚厚的复印资料,一张A4纸密密麻麻写满了脚注,每一个知识点、表述、案例都要反复斟酌,有外校的老师遇到她抽空修改教材,翻看笔记时都不禁为她的认真负责而动容。

30年坚守教育教学一线,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努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主编或参编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多次获得省部级教材奖;获评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作为国家级工科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骨干成员,把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指导学生获得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特等奖/一等奖……

这份简要却不简单的履历,是王志华30年教书育人的实践成果,是她把全副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事业的最好证明,是她“守好课堂,守好每一节课”的初心不改,是她“努力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使命担当。

“教学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

“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八个字——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在王志华看来,课程教学与思想教育同向同行,学生要兼有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老师要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要使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力量。她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

除了课堂基础教学任务,王志华还积极与同学们在课内外互动,为他们答疑解惑,关注、关心学生成长,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王志华始终坚信“实践出真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学习内容,她和她的教学团队把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进行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的同时,更能让师生面对面沟通。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她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拿出自己团队已有的科研成果直接转变成竞赛题目,让学生学了知识能立刻就有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去参加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展示北化学子的风采。学生们毕业之后保研或者出国深造,她特别高兴:“很好,这说明我们培养出的学生非常优秀,我们北化的学生到了更高的平台也一样有很强竞争力!”

有次课程结束时,王志华收到了一封邮件,刚看了两句,心里一动,鼻子酸了。

那信中写道:

“恩师台鉴:

恩师万福金安,愚徒自入京求学以来幸蒙教谕。现课业尾结,回首恩谕仍有感于斯怀

……

夜起子时,信书两封,首及家母,再至恩师

……

恩师教诲历历在心,没齿难忘。必惜恩勤勉以谢恩师……”

读完邮件,思及自己的课堂教学,王志华心里感动于学生的“懂得”,也暗下决心更加勤勉,方能不辜负每一个对科研充满热情的学子。“我常常被学生们的一言一行感动,是他们让我深深地懂得了‘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是他们时时激励着我努力把所有课程上好,是他们让我体会到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快乐!”

走上讲台三十年,王志华常常思考,除了知识、除了实验方法,我最想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最应该交给他们的是什么呢?

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她看来,如果学生本身素质过硬,无论今后是否从事所学专业领域的工作,都能适应并干好工作,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因而在教学中,王志华一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全程全方位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教书,也育人。

“忠诚、热爱的我们的教育事业”

王志华的科研方向是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表征及其在环境分析检测、传感器和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目前主持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处于满项状态,科研的压力也水涨船高。

大年三十盯着邮箱里的论文投稿反馈,假期里回到学校修改论文和汇编材料对她来说习以为常,科研已经成了王志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暑假期间在家修改材料的时候灵感忽至,上午九点开始在电脑前工作,等到终于想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吃个饭,一抬头已经晚上六点了,一天的时间就这么在指尖划过。

除开陪伴家人的时间,假期也是工作日。这么“拼命”不过是因为她想着,“教学和科研互相支撑,把科研做好教学质量一定会更好!”

作为项目负责人,王志华的努力换来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经费支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团队发表的ESI高被引论文,为我校化学学科入围ESI前1‰,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00位做出了贡献。

未来,还有更高更远的目标,等着她去实现。“国家正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目前我们迎来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大好时机”王志华兴奋地说。

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她想要与化学学院老师们一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设一流专业(金专)、建设一流课程(金课),建设一流基地(建高地)。

作为北京化工大学的一线教师,她想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学科交叉方面潜心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为我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支撑。

谈到“全国模范教师”这个荣誉,王志华说,她心里的模范教师应该忠诚、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应该爱岗敬业,模范履行岗位职责和义务,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人才等方面成绩卓著,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应该在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的成果,成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或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她一直在朝着“模范”的标准而努力,从前如此,今后依然。

“在人民大会堂和众多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一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我感到无上荣光,更加增强了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我相信北化今后能涌现更多的模范教师,充分展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光荣形象,展现北化教师队伍的风采!”

30年,她从年轻教师变成了老教师,带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叩响科研大门。30年,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改革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科教融合,教学相长。

30年,从阶梯教室里一节课写满四块黑板板书,到后来使用胶片投影仪辅助教学,再到现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网络课程共享、在线课程实现翻转课堂教学。

时代在变化,祖国在发展,三尺讲台系国运,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一线教师,王志华也会时时鞭策、激励自己,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朝着自己心中的“模范教师”的标杆、朝着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不断迈进,向党和人民、向莘莘学子,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