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北京晚报》文教周刊《以青春之姿打开不一样的暑假》专题报道,收录了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化育环材 桃谷清源”实践团暑期前往平谷区马昌营镇开展“青护生态”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
https://bjrbdzb.bjd.com.cn/bjwb/mobile/2025/20250829/20250829_022/content_20250829_022_1.htm?storyId=s68b146e1e4b02424b0bf7a37&userID=8c078749a23e8eb2,0&isshare=1&channelId=5b165687a010550e5ddc0e72&columnId=5f0953ece4b086b26e065442&originalId=CO68b146e1d5de24ab682058af&time=1756704835309
用青年担当促乡村振兴
为积极响应“千人百村”大学生实习实践活动号召,深入开展北京化工大学“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社会实践活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育环材 桃谷清源”实践团今年暑期来到平谷区马昌营镇开展“青护生态”实践活动,以扎实的专业行动,用“科研攻关+科普落地”的模式,在乡村大地上书写绿色发展的环境人答卷。
实践期间,同学们深入坑塘河道、林地土壤采样,对水质指标进行专业检测,用数据抓准污染源头,综合文献、调研、座谈寻找治理方法,撰写治理方案。同学们还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讲共建活动;设计宣传页讲解污染防控要点;设计墙体彩绘传递绿色发展理念;制作环境小课堂系列科普视频,让生态保护的理念从口号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场景。
其实,该实践团于2024年便前往平谷区马昌营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再度选择平谷区马昌营镇。实践团负责人贾舒然同学说:“一个地方的环境改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依据实际变化调整相应方案;其次,我们希望以平谷区马昌营镇为试点,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带动其他村镇。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平谷区马昌营镇实际情况,并切实深入解决乡村的实际问题。”据悉,在这两年时间里,该实践团在平谷区马昌营镇总共开展了5场座谈交流活动、4场基层宣讲活动;撰写了2万余字的环境治理方案以及2万余字的每日工作简报;制作了30余篇原创推文、拍摄了30余条视频;建立了2个红色“1+1”共建基地。
编辑:刘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