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2025年北京化工大学国际科技创新暑期学校圆满闭幕
2025-07-20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北化新闻网7月20日电  7月18日,北京化工大学国际科技创新暑期学校闭幕式暨结业典礼在朝阳校区举行。本次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希腊、爱尔兰、匈牙利、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荷兰、保加利亚、埃及、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阿塞拜疆、墨西哥、古巴等30多个国家的300余名国际学生参与,是我校迄今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暑期学校。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崔春花,法国蔚蓝海岸大学(联盟)卓越创新创业计划部部长、法国高等教育、区块链与设计思维高级顾问Samira Karrach出席闭幕式并致辞。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齐方主持仪式。

 崔春花向圆满完成暑期学校学习任务的学员们表示热烈祝贺,向为暑期学校付出辛劳的老师们、志愿者们表示诚挚感谢。她指出,国际暑期学校的举办是学校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大力实施“开放北化”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的生动实践。暑期学校搭建了在学术交流中碰撞思想启迪智慧、在文化互动中增进交流互鉴的平台,对学员们来说是一段宝贵的学习锻炼成长的人生经历。她希望学员们临别带上三件特别的礼物:科学思维的种子、文明互鉴的胸怀和世界友谊的纽带,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再次到北京化工大学,欢迎在这里继续完成学业。

Samira Karrach对本次暑期学校取得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对北京化工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她表示,自己与中国缘分深厚,此次组织法国学生参加北化的暑期学校并有机会发言深感荣幸。此次暑期学校既是校际交流的桥梁、也是国际友好的纽带。她激励学员们充分利用暑期学校的平台感知中国的文明与崛起,收获灵感与友谊,保持创新与进取,共同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来自俄罗斯、印度尼西亚、保加利亚、韩国、埃及、希腊、法国等国的学员代表分享了他们在暑期学校的学习体验和收获。每一组学员均对北京化工大学为他们提供暑期学校这个难得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表达了感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达了热爱,对科技发展和现代化程度表示了惊叹和敬意。他们回顾了14天来参加的科学与文化讲座、实验实践、文化体验与企业参观等各个环节,表示这段时间不仅科学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还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多组同学表示将来还会再来中国、来北化交流学习。

文艺表演环节精彩纷呈,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和青春的风采。来自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法国、科特迪瓦、韩国、西班牙、希腊的学员们带来具有各自国家文化特色的歌舞秀,或热情奔放,或优雅内敛。各国成员参加了集体武术表演,刚柔相济,气势如虹,尽显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来自韩国、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希腊、缅甸、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英国等9个国家14名学员与中国志愿者一起用中文和各自国家的语言共同朗诵了原创诗歌《共同的诗》“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诗句,终将汇聚成一句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韩悦为学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于洪杰、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冯赫颁发了优秀志愿者奖、北化先锋故事奖。

志愿者代表王匡政分享了自己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他表示,非常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通过参与此次志愿服务,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结识了国内外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拓了国际视野。

2025年,为响应教育部号召、推进北京化工大学“双一流”建设、国际化建设及“留学北化”品牌建设,吸引海外优秀生源,提高国际学生规模,我校申报了于2025年6月和7月举行的三个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均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另外,同期承办了北京化工大学—米什科尔茨大学孔子学院2025年度“汉语桥”外国学生来华团组项目。共计4个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近400名国际学生参与。

本年度4个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将“开放北化”建设推向新的高度,是学校以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开拓创新、提质增效”的理念,持续打造具有北化特色的“留学北化”品牌,为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贡献更多北化力量。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务处、宣传部、研究生院、保卫处、国际教育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学院、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艺术与设计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闭幕式。

  

  责编:邢子妍  梁燕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