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3月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收听收看大会直播工作,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基础上,提前安排、周密部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全体中层正职负责人在东校区多功能厅集中收看大会直播;各校区、各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学生工作部门等积极组织师生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形式自主收听收看大会直播。
一、对两会胜利召开表示热切关注,对政府报告反响热烈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袁自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及其导致的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冲击,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了经济正增长,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创造了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可载入史册的伟大成绩,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充分肯定了过去一年及“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明确了今年以及“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听后令人倍感振奋、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我们要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和“两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国家对于增强战略科技力量、提高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现实需求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学校党的建设水平,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汇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用做好“四个服务”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北化力量!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通过学习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坚定了对美好未来发展的信心。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一些国家遏制打压全面升级等多重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率先控制疫情,我们率先复工复产复学,我们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取得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2020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经过5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今天的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道路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21年工作目标、“十四五”发展目标、2035远景目标,将激励我们以实干精神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以饱满热情和无限憧憬开启新征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福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不平凡的2020年,展望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布置了“任务”,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作为学院负责人,我们将第一时间带领全院师生认真学习、齐心协力,努力完成学院“十四五”目标任务,全面推进一流学院建设,为国家的人才培养、科技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化学学院教授杨屹: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的各项发展目标符合实际、令人振奋。作为高校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的领导下,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为实现今年甚至更长远的目标、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员荣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又适逢建党一百周年,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倍显特殊、举世瞩目、充满期待,必将为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到凝心聚力、鼓劲加油的重要作用。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安排上与往年有所不同,增加了我国“十三五”发展成就和“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的内容介绍,为我校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持续加快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强化了信心,激发了干劲。值此全面实施五年规划、努力实现远景目标开局起步之际,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更加把握大势、危中育机,更加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在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中积极主动地贡献智慧和力量,努力为学校加强特色发展、超越特色发展培育新机和开辟新局。
党委巡察办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李富家:政府工作报告描绘了美好蓝图,也指出了新发展阶段实践路径,要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担当作为、实干苦干,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事不畏难、责不避险。在具体工作中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领会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力戒****、****,切忌在工作中搞“一刀切”,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要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不正之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改革创新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人才引进办公室李承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结合本职工作,我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有关决策部署,在人才引进中,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考核人才,破除“五唯”倾向,按照学校人才规划和学科布局,结合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聚焦高精尖缺类人才,积极实施引才工作。
数理学院物研2001杨飞:两会的召开,体现了我国疫情防控的能力和信心,体现了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折不挠、拼搏向前的决心和毅力。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部署下,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在疫情侵扰的一年,我们党如期兑现承诺,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如期脱贫、全面小康。这让我想起去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下达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号令:“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生命学院生工1902崔诗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一名预备党员,带着肩负责任、心系国家的心情,跟随《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共同完成的事,每一个数字都令人震撼,在实属不易的一年里,我们排除万难迎来胜利,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整个报告内容丰富务实,实事求是,既谈成就,也直面不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对2020年和“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倍感振奋
离退休老同志、北京化工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盛维勇:今年的两会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号角。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体现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攻坚克难显担当,团结奋进写华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全国人民为此而欢欣鼓舞!政府工作报告也为我们教育和科技创新提出新任务,作为高校教师,要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抓紧科技核心领域重大突破,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齐方: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工作,作为中国人倍感自豪;提出了“十四五”主要目标,让人信心百倍。特别是报告中提到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力度,要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感到重任在肩、时不我待,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工作劲头,为实现我国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做出贡献。
北区办副主任孙忠博:听完总理的报告有很多感慨,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过去的五年充满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不到70万亿增加到超过100万亿,每一个人都能感觉到生活变的更加美好;未来五年更值得期待,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信我们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奋力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相森: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感到无比的激动与自豪,我要为伟大祖国点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常怀敬畏之心,以担当和实干服务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梁燕亮:2020年,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2021年也注定会不平凡。我们处于两个100年的交汇点,两个五年计划的交接点;我们处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并要迈向新生活、新奋斗的新起点;我们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并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我们顽强拼搏,在2020年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我们不懈奋斗,必将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成就。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不仅要自己成为新征程上的追梦者和奋斗者,更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用自己的奋斗为新蓝图增光添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文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了在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2020年。面向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不可动摇。从着力改善民生到环境持续改善,从推进创新引领发展到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用系统的谋划、扎实的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奋进的中国,值得每个中国人期待,也需要每个人中国人接续奋斗!
大学科技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国彬: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让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对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建设与提升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大学科技园“十四五”期间,更要借助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东风,真正实现“聚焦服务于在校师生创新创业、聚焦服务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聚焦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的“三个聚焦”目标,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孵化机制体制改革、科技成果产业化孵化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尝试,力争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北校区工作办公室李新亮: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成就。实践反复证明,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一定能够在新时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力地推向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一名高校管理服务人员,要抖擞精神,以奋斗者的姿态笃定行进在新征程上,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三全育人,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材料学院高材1811班杨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奏唱国歌时,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和另外一位全国政协委员用手语“唱”国歌,可以用心感受到他们对祖国的爱,都用他们挥动的双手诠释了出来,不得不说让我内心颤动了一下,无声的力量最伟大。收听收看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创新,一个国家要想走得远,时刻需要改革创新。
三、对2021年和“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贾梦秋: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令人振奋、信心十足。报告指出,要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作为学院来讲,我们也要大力为教师搞好服务保障工作,努力解难纾困,让教师们以更饱满的**、更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事业中去,为建设人才强国、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离退休老同志任祖训: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收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倍受鼓舞。我们能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如期召开全国两会,觉得很了不起、很自豪,对于立足发展新时代、贯彻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胜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能够更加戮力同心,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新的一年里以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叶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交出了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这归功于深深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归功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归功于全国人民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作为一名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和2021年重点工作目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始终把学生需求和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扎实推进学生就业等各项工作,助力北京冬奥,切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优异成绩献礼建党百年。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海燕:两会的开幕把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中国,继续书写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两会如期举行,亦会如民所期。回首过去,脱贫抗疫交出出色“中国答卷”,中国经济走出令世界惊叹的V形曲线。护苍生俱饱暖安居乐业,保社会生机勃勃井然有序。面向未来,“十四五”开局,共谋发展大计,展现中国信心,展示中国前景、中国机遇。作为基层党的干部,备受鼓舞,增添了干事创业的底气和干劲。今后将继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站稳人民立场,讲好中国故事、写好立德树人新篇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表面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教授李志林:回顾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两会”延迟到五月召开。彼时世界各国都对疫情防控的前途感到迷茫,东京奥运会的推迟反映了这种不确定性。中国“两会”的召开向世界宣布了中国控制疫情的信心。今年“两会”如期召开,反映了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得到了全面控制。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出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反映了党和国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的务实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6%的经济增速目标,反映了疫情防控成果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证和支撑作用。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靠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年度目标,为实现我们的长远目标迈出这坚实的一步。
数理学院物理学部党支部书记林承友:在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中,“民生”一词被反复强调,处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名高校青年党员教师,我们一定时刻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奋勇拼搏,开拓进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大学科技园党支部书记汪杰:政府工作报告是承载民心、民意、体现民情的报告,令人鼓舞奋进又感悟颇深。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彰显了“中国之治”和“大国担当”。2021年新征程已经开启,这既要秉承艰险越向前的坚韧、久久为功的坚毅,也须增强不断锐意进取的智慧,要积极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以及政治执行力,以“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气神,在科技创新领域为“十四五”科创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站好岗,行稳致远,实干维耳。
北京北化大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李志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掷地有声的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对高校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出明确指引,彰显了国家推进改革创新的坚定决心,作为校办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一线人员我备受鼓舞。当下疫情助长了单边主义蔓延,“把核心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两会”精神指引下,我将认真落实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做好服务工作,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后勤保障部工作人员陈玉保: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正气昂扬、志气充盈、地气丰沛,与会人员数十次的掌声,既是赞赏和肯定,也是信任和勉励,更是希望和期盼。一件件民生实事,一个个坚实承诺,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有分量。报告以全局视野来谋篇布局、掌舵定向,对“十四五”、今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作出战略擘画,也让全国人民倍感前景美好、令人向往、催人奋进。我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坚定信念、主动担当、全力以赴,为实现“十四五”愿景而努力奋斗!
机电学院机博1901陈康: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我们相信:只要把工作一步步抓好落实,经过疫情再出发的中国经济,必将展现出更加强大的潜能和光明的前景,中国未来的发展不仅是摆脱疫情之后的快速发展,而且是更高质量的发展。报告提出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等内容,给了我们科研工作者更多的保障,也将促进我们为国家的科研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对教育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
侯德榜工程师学院(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秦培勇:政府工作报告让人倍感振奋,由衷地为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报告提到的“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要在教育公平上迈出更大步伐,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我印象深刻。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材料学院副院长、教授隋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注意到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非常关注教育工作,明确提到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并且提出要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这让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非常欢欣鼓舞,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我们要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实际出发,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材料学院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规划,不断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把自己的实际工作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蓝图,投身到新时代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而努力奉献。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关注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将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作为2021年的重点工作,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在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做好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关心学生的全过程发展,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学生培养中来,为国家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邢晓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多项任务、多个挑战,需要社会的每一个分子达成共识,团结奋进,而共产党员就是这个分子中的排头兵,是水滴成海的潮头。作为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职尽责,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科学研究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锐意创新,争做做新时代的优秀教育者和科技建设者。
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冬冬: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学生工作负责人,我比较关注有关教育特别是就业方面的工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作为“六保六稳”工作之首,得到政府高度重视。报告对就业优先政策给出了具体的举措,其中对不裁员少裁员企业的政策支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促进创业带动就业、降低就业门槛以及对灵活就业的补贴等政策举措,都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也对未来的学生就业工作更加充满信心。在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围绕学校、学院重点工作,勇于担当作为,扎实开展工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崔玉:今年的两会恰逢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举国关心、万众瞩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民务实、重点突出,件件关系到人民利益和百姓福祉,既有未来五年的远景蓝图又有2021年的实施路径,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特别是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教育所划出的“重点”内容也为未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学生工作者要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