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上午,我校2010级本科培养计划论证总结会在会议中心中心会议室召开。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各专业负责人、教学秘书以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王芳主持。
会议对2010级本科培养计划修订的整体工作进行了总结,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意见反馈,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会议特邀专业负责人段成红老师介绍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2010级本科培养计划。
2009年10月,我校启动了2010级本科培养计划修订工作,制订了《北京化工大学关于修订2010级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原则意见》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各专业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立足学校的发展定位,结合自身的专业实际,认真制订了2010级本科培养计划;随后,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各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论证,提出了修改意见。各专业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专业培养计划做进一步的修改。暑假开始,学校将聘请校外专家对所有2010级培养计划进行审核。
王芳书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王书记指出,专业培养计划至关重要,是人才培养的核心,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科水平、师资水平、生源水平和专业的发展趋势;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要重视课程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要提高教学质量,思想观念是先导,培养模式的改革是牵引,专业建设也是思想明确的过程。修订后的2010级本科培养计划要体现系统性、前瞻性和现实性,是适合“十二五”发展的教学计划,贯穿其中的教学理念、教育思路要更加明晰,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要更加明确。培养计划是教学的龙头,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对学校的要求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精英教育,培养计划的制订要体现一定的高度。在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培养,实行精英教育、准精英教育和过渡式精英教育。
王书记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首先,各专业要进行广泛的调研论证,明确本专业在国内的水平和地位,为进一步的专业建设和专业调整打下基础。其次,要大力提高生源质量,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第三,在培养计划的前瞻性、现实性方面再下功夫,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第四,进一步提高教学计划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明确课程与培养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依托性,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框架;理清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改革课程内容,明确课程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第五,要重视培养模式的改革。目前,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如理科实验班、卓越工程师培养、小学期制、联合培养等,今后还要继续努力。第六,要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