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脉搏 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郭新立来我校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2009-04-20 供稿单位:新闻网
      

4月10日下午,我校在科学课堂举行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第三场辅导报告会,邀请了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博士生导师郭新立作了题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专题辅导报告。我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全体成员,校党委委员、校纪委委员,全体中层干部,各分党委、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校教代会主席团成员、工会委员会委员,各民主党派、侨联会主要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全体教职工党员,学生党支部书记、教师学生党员代表等近500人出席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王芳主持。

郭新立副主任回顾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绩,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建设任务,强调了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的历史使命。与此同时,他还介绍了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工作任务以及“211工程”、“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建设思路。说到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他概括为“三大体系、一个核心”,即学科体系、培养体系、重点建设体系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在谈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形势估计和发展战略时,郭新立副主任指出,近十几年来,我国大学的数量与规模、办学基础条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规模上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大国行列,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未来的发展将从战略规划、理论研究和战术安排三个层面入手,进一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在战略规划方面,要重点解决举国战略和长期战略两个关键性问题战略发展问题;在理论研究方面,要探索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内部发展的规律,探索大国与大学、强国与强校之间的关系,准确定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在战术安排方面,要选择正确的战术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从建设高水平学科入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在谈到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时,郭新立副主任指出,我国重点建设院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逐步缩小。学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部分学科已经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拓展,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高;高等教育的学术地位和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被国际同行所认可;重点建设模式引起了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已步入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通过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初步形成了研究生培养的“我国模式”。

郭新立副主任强调,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时期。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知识和科技的竞争,而知识和科技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在这场激烈的竞争当中,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制高点,研究生教育是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支柱,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关键点。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存在创新力、国际竞争力不足与满足国家需要间,优质资源不足与百姓个体希望接受优质资源教育间的基本矛盾。要解决这两个基本矛盾应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使优质资源辐射到全国。

在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基础上,郭新立副主任还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是以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保证教育质量,扩大优质资源以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发展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建设重点学科应注意五方面内容:一是构建体系、调整结构;二是制定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三是加强管理,为学科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四是建立符合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机制;五是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的骨干和示范作用。

最后,郭新立副主任谈到“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指出“211工程”三期建设要实现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和体制创新等四个突破;下一阶段“985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机制创新、学科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对原有体制改革进行完善和深化,使特色高校进一步密切与原有行业的联系,使其优势学科更加突出,形成“我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大学。

在报告中,郭新立副主任还强调,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学校整体学科建设规划与“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育部评选出的“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与“211工程”十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各期“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摸清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二是把校园内的质量和校园外的质量统一起来;三是加强时政分析,找出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四是改革培养机制、调整人才结构;五是进一步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王芳书记在会议总结时,代表学校对郭新立副主任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王芳书记说,作为一个211建设的大学,学校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实现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校学科建设质量,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有所作为。郭新立副主任的报告阐述了对我国的学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深刻思考,也给我们留下沉甸甸的任务和责任,激励我们继续发展,不断进步。

此次辅导报告将对我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为我们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指明了方向。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