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我校“2007年辅导员特色工作”活动圆满完成,督促辅导员对本年度自身特色工作做以总结回顾,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交流学习,2007年12月,学生工作办公室下达了关于辅导员对“特色工作立项课题”进行结题汇报的通知,经过各学院认真地审核和答辩,最后共有16项课题进入了校级答辩环节。
2008年1月3日上午9:00,学生工作办公室在逸夫图书馆中心会议室组织开展了“2007年辅导员特色工作立项课题”(校级)结题答辩会,会议由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赵恩平主持。生命学院党总支书记张丽叶、北区办副主任庞然、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刘宏伟、各学院分党委(党总支)副书记以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了答辩会。文法学院蔡永海教授、姜继为教授、经管学院蔡中华博士作为评委应邀出席。
赵恩平主任指出,辅导员特色工作是辅导员实践性工作创新性研究的探索,也是辅导员“实践-理论-实践”工作模式下工作水平提升的平台。学校要求每名辅导员在年初就特色工作开展立项研究,年中进行中期检查,年底结题答辩,最终被认定为院级特色项目和校级特色项目的课题将在辅导员考核中予以加分。本次答辩会给辅导员提供了一个展示工作成果的机会,也为全体学生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在答辩过程中,来自各个学院和研究生院的辅导员以内容翔实的ppt展现了自身立项课题的理论知识以及充实的工作体验,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展望。辅导员研究课题内容涉及学生党建、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等方面,来自各个学院的专家领导分别从课题的完整性、创新性、可推广性、理论拓展、学生反映等方面对其汇报进行打分,并针对项目进展中的不足提出了诚恳的意见和建议。
文法学院蔡永海教授进行点评。他指出,辅导员特色工作的研究是提升辅导员理论水平的有效载体,辅导员特色工作的开展过程充分体现了辅导员对于学生工作的热情、责任感与事业心。他进一步指出,辅导员特色工作研究呈现出符合学生工作规律的若干特点,立项结题的方式也帮助辅导员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必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建设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双方的发展。他希望辅导员再接再厉,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益结合的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他鼓励辅导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理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推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最后,校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新钢对辅导员一年的辛勤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在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新的进步。(学工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