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新闻网7月17日电 7月16日,北京高校服务育人实践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主题是“以服务育人‘小切口’ 绘就教育强国‘大图景’”。研讨会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化工大学联合主办,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研究分会、图书馆工作研究分会、保卫学研究分会承办。校党委书记刘贵芹、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蒋毅坚出席并致辞,副校长苏海佳主持会议。
刘贵芹致辞
刘贵芹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他指出推动高校服务育人实践创新,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重要指示、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是持续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书写强国建设高校有为新篇章、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刘贵芹分享了北京化工大学在服务育人领域的探索与成果,并期待通过深入交流和研讨,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高校特有的经验和做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更多首都高校的智慧和力量。
蒋毅坚致辞
蒋毅坚在致辞中强调, 高校服务育人是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他充分肯定了北京化工大学在服务育人理念创新、平台建设与举措落实等方面成果丰硕,并就新形势下深化服务育人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化研究,把握育人规律,着力破解服务与管理的内在联系、体系构建与机制优化、信息技术赋能新路径以及基于学生需求的精准服务模式等关键问题;二是加强协同,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员协同的服务育人工作新格局;三是鼓励创新,打造特色品牌,支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亮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模式”;四是促进交流,共破发展难题,推动高校间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合力攻克服务育人实践中的共性难题与挑战。
苏海佳主持会议
苏海佳指出,本次研讨会成果丰硕,意义重大,将积极推动服务育人理念与实践在首都高校的深化与创新,促进服务保障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吸引和激励更多服务保障战线的同仁们投身于育人事业,共同提升育人效能。她表示,北京化工大学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在服务育人领域已有的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实践体系,凝练推广经验,力求在构建高质量服务育人新格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北京模式”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郑秀英、邵泽开、窦天芳、王昆、张婷婷分别作特邀报告
本次研讨会共有5位高校代表进行了典型经验分享。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工作办公室郑秀英分享了《高校服务育人的政策导向与北化实践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保卫处处长邵泽开同志代表分享《筑牢安全育人根基,赋能五育融合发展》。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同志分享《知识筑基 服务育人——图书馆支撑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综合保障部副部长王昆分享《育人为本,服务为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后勤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张婷婷分享服务育人典型案例《校园环境治理中的服务育人实践探索》。
五个报告涵盖了后勤服务、图书馆服务、安全服务等服务育人的多个领域,综合呈现了北京高校服务育人体系的创新探索与丰硕成果。报告充分展示了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服务育人从单一服务保障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系统化育人模式转变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服务育人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深远价值与发展前景。
与会人员合影
与会人员参观“四季织梦 五育绘心”摄影展
与会人员考察智慧教学运行中心
研讨会前,参会人员实地考察了学校图书馆、智慧教学运行中心,参观了“四季织梦 五育绘心”摄影展。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北京教育》编辑部主编李艺英,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王晓燕,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图书馆工作研究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分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保卫处处长刘兴德与近40所北京高校后勤、保卫、图书馆等服务保障部门负责人,以及北京化工大学相关服务保障部门管理干部和一线服务保障人员代表近150人参加会议。
责编:李新亮 梁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