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评估组成员、南京大学王志林教授听讲《高分子化学》精品课程
2004-10-21 供稿单位:新闻网

10月20日上午,专家组成员、南京大学王志林教授走进《高分子化学》课堂,听讲了我院党总支书记、博士生导师张兴英教授讲授的《高分子化学》课程。今天讲授的内容为自由基聚合的基元反应之一——链引发反应。首先张老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回顾,并就所学内容给同学们提出了思考问题;此次课主要讲授了引发剂类型及反应,引发剂分解动力学,引发效率,引发剂的选择以及其它引发体系,运用数据分析、物质结构分析,并引入应用实例、实验例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该部分内容。张老师不仅讲述了基本内容,而且加入了实验内容,扩展了知识面,大大加深了同学们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课堂上同学们和老师积极互动,赢得了听课专家的认可。

课后,我们对张兴英教授做了专访。张教授作为《高分子化学》的主讲教授,他介绍说,《高分子化学》作为我校的北京市精品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我校学生和老师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风格和特色。目前实行因材施教、因材施学的模式,该模式在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学生活动、学生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实现了教育思想观念的转换。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要求的是因材施学。因此在该课程的改革中采取了打破班级限制,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类型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类型,分层次上课,该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任课老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特长,运用个人能力。采用该模式不仅让同学牢固掌握了高分子基础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师资队伍水平得到了提高,取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然专家是临时随堂听课,同学们和老师没有做任何准备工作,但课堂效果良好,师生配合默契,相信我们化大的学生,能以良好的学习、生活状况,积极向上的风貌留给专家最美的一面,为我校赢得教学评估“优秀”称号。

(材料学院 张成龙 张海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