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时讯  党建思政

数理学院举行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交流会

5月21日,数理学院举行了课程思政专题研讨交流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邵晓红主持。

邵晓红系统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强调了4月16日党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专门提到,高校党组织应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她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内涵、实质和基本要点,举例阐述了理论课及实践类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和实施举措。结合学院的建设情况、规划和目标,建议数理公共基础课程与授课专业关联,恰当引入我校的科技成果,融入专业情怀、家国情怀,提升“爱校荣校”的自豪感。她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师党支部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及“思想政治建设”的有机结合。

院长姜广峰分别从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内涵、思路以及内容方面进行分享。他认为,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有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思政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最后,他分享了一个实际案例,通过融入中国古代数学算法例子讲述了矩阵等数学知识,增加了听者对中国古代优秀知识成果的了解,增强文化自信。

接着部分教师针对自己学科的课程思政建设和优秀案例进行了分享。崔丽鸿老师介绍了“三层次、四模块、四路径”的《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并通过“逆矩阵与密码破译中的家国情怀”等展示了案例的挖掘与实践过程。冯志芳老师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通过在教学大纲中挖掘切入点、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远大理想。林承友老师和姜冬青老师分别结合疫情期间红外测温讲述了热辐射基本定律、结合身份二维码讲解了矩阵算法,引入生活中事物,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赵中华老师讲解了“向量法画国旗”的案例,房慧敏老师结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讲解了质能方程,增强爱国情怀。

邵晓红在总结发言中提到,全体老师要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学院将持续开展课程思政系列交流、研讨活动,加强与思政课老师的交流,形成协同效应。本次研讨交流会在老师们中引起强烈反应,大家纷纷表示,欣喜看到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果,老师们的精彩报告获益匪浅,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拓宽了建设思路。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教学过程设计和多元评价体系,建设“有氛围、有特色、有实效”的高质量的课程思政,锻造一批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