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时讯  全部

北京市征兵办公室来我校调研指导征兵工作

4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兵办”)组织协调组组长、北京卫戍区动员处副处长白斌,市兵办政治考核组副组长、市教委高校学生处二级调研员孙世光一行等莅临我校调研指导大学生征兵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出席会议,人民武装部、征兵工作先进学院代表、各学院征兵工作联系人以及退役大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人民武装部部长韩悦主持。

宋来新代表学校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各位领导莅临学校调研指导征兵工作表示欢迎。他指出,学校在市征兵办的领导下,顺利完成了2021年春季征兵任务,有25名男兵、3名女兵参军入伍、圆梦军旅;高质量完成了北京市东城区、通州区2021年春季预订新兵役前教育任务。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宏观发展的蓝图绘就,同时也为高等学校征兵具体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将一批批优秀学子送入军营,是青年学子超越自我、历练成才的个人追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善部队兵源结构、提高兵源质量的迫切需求,更是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观战略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历史中,人民军队的发展历史贯穿其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要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开展军史教育,积极营造军旅成才文话,进一步鼓励青年学生携笔从戎、保家卫国。

韩悦从工作理念、关键举措、全程培养、文化涵育、军地协同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征兵工作的工作实践与相关经验。机电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峰、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海燕分别介绍了本学院征兵工作的创新做法。材料学院辅导员王尧老师回顾了两年在市兵办借调期间的工作经历,结合思考认识、主要体会,交流了自己对高校征兵工作与辅导员成长的认识与思考。退役大学生士兵温顺达从军旅情节、部队历练、复学成长等方面分享了自己从学校到部队再到学校的成长经历。机电学院辅导员赵金明、信息学院退役大学生士兵孙培成也在自由讨论环节发言。

孙世光调研员在讲话中指出,在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征兵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九年荣获“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大学生士兵代表,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系列举措营造了“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的校园军旅成才文化氛围,学校征兵工作已然成为首都高校中的先进典型。他希望学校能够再接再厉、勇于创新,继续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军队输送更多优秀青年学生,为首都征兵事业多做贡献。

白斌副处长在总结讲话中首先感谢学校对市兵办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指出,北京化工大学在征兵工作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得益于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与组织领导,学校以“征兵育人”为抓手,在为部队输送优质兵源的同时,培育了校园军旅成才文化,打造了包括“旌旗中队”“北化国防教育”微信平台、国旗护卫队、军事教研室等在内的典范品牌,一大批优秀军旅人物的产生正是学校有情怀、有担当、有创新、有作为的体现。他希望能够深化市兵办与北京化工大学在征兵工作、国防教育、国防科研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为全市征兵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会上,白斌副处长代表市兵办向我校赠送锦旗和感谢信。孙世光代表市教委刘宇辉主任向学校党委宣读并递送了感谢信。

白斌副处长代表市兵办向学校赠送锦旗

 与会师生合影

我校自2005年承担兵源征集任务以来,已累计有548名同学参军入伍,学校连续九年被评为“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在2021年春季征兵中,我校有25名男生、3名女生,共计28人光荣入伍,圆满完成了今年春季兵源征集任务;同时,我校近年来也涌现出御马戍边的“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叶热托里肯·巴达义,“北京高校优秀退役在校大学生士兵”陈勇均、孙会彬,被央视报道的在内蒙通辽志愿支教的退役大学生士兵高媛,被《人民日报》报道的正在部队服役的毕业生熊谱,被北部战区官媒报道的侦察女兵蒋志言,三军仪仗队首批女兵曹洋、东极卫士姜丽敏、抗疫先锋廖宏明等一大批优秀军旅榜样。

 北京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