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时讯  党建思政

北京高校军事课建设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12月4日下午,北京市教委在我校东校区会议中心召开北京高校军事课建设座谈会。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正处级调研员张兵,北京市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参谋刘树全,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邵志平,校党委副书记宋来新,以及包括北京市教委高校军事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军事课教指委”)全体委员在内的28所北京高校武装部负责人、军事教研室主任、军事课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

宋来新代表学校对与会领导和老师表示欢迎,并对市教委的信任与关怀,对各兄弟高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北京化工大学建校60多年来,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北化力量、北化智慧;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尤其在军事课教学方面,从制度保障、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都拿出了具体的举措,取得了可喜成绩;2018年市军事课教指委办公室调整至我校后,学校创新思路、积极作为,在以往传统军事课教师培训研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开展了小班示范课教学与集体备课、军事课教学改革科研立项、军事课教师师资库建设与市军事课教指委公众微信平台建设,推动了北京高校军事课建设发展。同时,市军事课教指委办公室也为我校加强自身军事课教学,提升国防教育育人水平,更好地服务国防与军队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他强调,军事课承担着向青年学生讲授基本国防知识,增强学生忧患意识、国防观念的历史使命。这次座谈会对于推动北京高校军事课发展、国防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需要把抓好军事课放在推动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来予以审视,要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协同规划、统筹推进。我校将继续完成好市军事课教指委办公室的相关工作,进一步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进一步推动北京高校军事课和国防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在邀请发言环节,邓宇介绍了清华大学开展军事课教学方面的做法经验,提出了军事课教学要坚持“高、新、近”的理念。王小宁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在推动军事课教师考聘与管理、课程“点-线-面”建设和军事教研室职能延伸方面的思考与经验。许虎介绍了首都师范大学通过“五个坚持、五个推进”在改进和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李长浩就加强军事课教学规范性,开展军事课教师培养介绍了北京建筑大学的具体做法。赵芳芳介绍了北京城市学院开展军事课教学的具体情况,并就开展军事课教学督导提到了意见与建议。韩悦代表学校武装部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在推动军事课“四结合”模式发展,构建具有北化特色、北化风格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经验做法。

在自由发言环节,参会的领导与老师逐一发言,大家就北京高校军事课的历史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以来北京高校军事课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自己所在高校在应对这些挑战与机遇时的理解、举措、成效和问题,以及对于北京高校军事课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等进行了热烈讨论。

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运营总监徐晶和教育事业中心院校合作部副总监王慧峰介绍了“新华网军事教育平台”的运行情况。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高校在国防教育领域合作,为北京高校军事课建设持续助力。

北京市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参谋刘树全中校介绍情况

刘树全中校通报了对北京高校2021年学生军训承训力量的预估情况。他指出,由于2019年国庆重大活动和今年疫情的影响,部分高校将2019级、2020级学生军训计划安排在2021年进行,2021年计划组织开展学生军训的高校多、参加学生军训的人数多、批次多,这对于派遣承训教官工作造成了巨大压力,他建议大家能够加强与北京市学生军训工作办公室和承训基地的沟通,早做计划和准备。

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正处级调研员张兵讲话

张兵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本次座谈会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观点的交锋,有助于大家进一步统一认识,开拓思路、共同行动,推动北京高校军事课实现高质量发展,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立德树人使命。他指出,师资是当前北京高校军事课教学面临的突出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则是大家如何看待军事课在学校立德树人任务中的作用与定位的问题,如何看待自己在推动军事课教学、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中可以有什么创新和如何有所作为的问题,大家要有更高的站位,有更加主动、敢于有为的意识。2019年,北京高校军事课教师培训研修和队伍建设工作有了长足的、显著的进步,这对于在“十四五”期间,北京高校军事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奠定了基础,起了个好头。他指出,市军事课教指委接下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和《普通高等军事课建设标准》开展军事课教学督导,督导过程要重课堂轻材料、多批次有回声,要通过督导推动课程建设;同时,要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协作认证和示范教学,并探索举办“北京高校军事课青年教师论坛”和“军事课教师走边防”等活动,帮助军事课教师认识军队建设、体验军营生活、提高业务能力,助力生涯发展,使军事课更有“军味”,打造全国高校军事课领域的“金课”,建设全国军事课教学和国防教育高地,打造军事课教学和国防教育的“首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