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时讯   菁菁校园

我校代表队一队获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二等奖

11月25日,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语言大学承办的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成功举办。此次决赛共有我校代表队一队、北京师范大学代表队、北京语言大学代表队、清华大学代表队、中央民族大学代表队、中国人民大学代表队、北京中医药大学代表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代表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代表队、北京交通大学代表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代表队、首都师范大学代表队等十二支队伍参加。经过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一队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任甫玉龙教授应竞赛组委会邀请,担任决赛专家评委。

(甫玉龙教授应邀担任专家评委)

按照竞赛赛制安排,每所高校可派出2支代表队(即一队、二队)参加初赛,初赛成绩前12名的队伍进入决赛,前16名的队伍进入复活赛。若同一高校有2支队伍同时进入决赛,或同时进入复活赛,则排名靠后的队伍自动获得二等奖或三等奖,机会顺延至其他高校代表队。在2018年10月27日进行的第九届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初赛中,共36所高校71支代表队参加角逐,我校两支代表队双获好成绩,一队进入决赛,二队进入复活赛。复活赛于2018年11月4日在国际关系学院举行,我校代表队二队学生准备充分,发挥出色,取得复活赛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赛前合影)

按照组委会赛事规定,决赛分为两个赛程,上半程为笔试(人文知识笔试+经史策问笔答环节),下半程为现场赛,上下半程分别在上午、下午举行。根据初赛和决赛上半程笔试成绩(初赛成绩60%+决赛上半程人文知识笔试成绩40%),12支代表队分为A组和B组。1-6名为A组,7-12名为B组。各代表队总成绩=(初赛成绩60%+决赛上半程人文知识笔试成绩40%)再乘以30%+下半程总成绩70%。A组前4名获一等奖,后2名获二等奖。A组前2名队伍代表北京参加华北五省总决赛。B组前2名获一等奖,后4名获二等奖。

上午9:00,我校代表队派出颜苏宁、李昂、刘家齐三位同学,和李昂与张茜两位同学分别参加人文知识笔试和经史策问笔答环节。最终,综合初赛成绩和人文知识笔试成绩,根据赛事规定,我校代表队进入决赛下半程B组。

(自我介绍)

下午13:20,经各队入场仪式和开幕式,B组决赛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正式开始。决赛分为“古诗创作”、“知识问答”、“经史策问答辩”、“人文演绎”四个环节。

(古诗创作)

“古诗创作”由专家评委出题,现场宣布创作要求,各队选派3名选手进行现场书面创作,以硬笔楷体进行誊抄。创作和誊抄分别限时15分钟、5分钟。旨在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古体诗形式、内容和精神的理解与掌握,并用古体诗表达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情怀。我校代表队派出颜苏宁、李昂、陈祺三位同学参加此环节。专家评委要求以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为切入点,创作一首仄起仄收的七言律诗,押下平声一先韵,题目自拟。三位同学结合我校昌平校区地理位置,创作了《关沟怀古》:

幽蓟关城春易老,斜光流水几疏烟。

刘郎可再驰飞马?宋将何曾啸九泉。

碧草黄昏侵险塞,经书夜半愧先贤。

少年不负青丝好,总是酾酒问楚天。

全诗意境较浑,铺排恰当,扣题准确,略有出律,得到了评委的好评。

(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旨在推动大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掌握相关人文知识,增进人文知识素养。颜苏宁、李昂、刘家齐三位同学代表我校出战此环节。三位同学通力合作,在满分300分中,拿下190分,位居第三。

“经史策问”参照古代策问形式,要求对组委会给出的具体问题,结合史实,引用经典,予以论述回答。旨在推动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古代历史、经典要义的深入理解,促进大学生思辨论证和写作表达能力的提高。本次决赛,经史策问要求以王夫之的一人之正义、一时之大义、古今之通义为切入点,结合桓温北伐进行论述。我校代表队的策问写作从个人、国家、天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论述合理、引用恰当,策问作者李昂、张茜同学很好地回答了专家评委的提问,获得了在场评委的好评。

(人文演绎)

(人文演绎)

“人文演绎”旨在推进大学生切身感受历史文化的具体情境与历史文化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大学生的人文历史意识,深入领会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的精神特质和审美内涵。要求在“历史时期的文化交流”与“中外艺术家及其时代”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从特定的对象和角度切入,进行8分钟的剧作演绎展示,并回答评委的提问。我校代表队表演的《维汉鉴卿》通过关汉卿与《窦娥冤》的故事,表现关汉卿嫉恶如仇,敢于抗暴,同情百姓,勇于为百姓发声的精神品质与不屈不挠的“铜豌豆”精神以及高超的艺术才能,展现出他的精神与作品对人类精神的影响。同学们激情澎湃,精神高扬,获得了专家评委和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经过四个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代表队一队取得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比赛中,队员们沉着从容、自信大方、深情投入,赛出了水平和风格,获得评委专家和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展现了我校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与艺术风范。

(颁发奖状)

(B组赛场选手合影)

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自2009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高度重视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参赛工作,由人文教育中心负责组织指导,带队参加历届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对推进我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附:

决赛B组名次: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年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决赛成绩公布(https://mp.weixin.qq.com/s/bDAYcoJ0aQ5CcqaGrpyGzA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第九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落下帷幕(https://mp.weixin.qq.com/s/aHHCCgO0y4fmGyo5VI5j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