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校园时讯   菁菁校园

我校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

 重走红军路、开展山区支教、体验农村生活、深入企业一线调研……今年暑期,从红色圣地、企业一线到大山深处、农村基层,到处都留下了北京化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身影。近万名化大学子在实践中砥砺青春,在实践中点亮人生,他们把化工大学学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形象留在了人们心中,将“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化大精神闪耀实践各地。

传递跨国关怀  共筑爱的驿站

加尔各答实践团员与各国志愿者

实践团员绘制海报
    温暖仁爱是不分国界、种族和性别的,7月24日,我校首支赴境外开展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团队——信息学院赴加尔各答实践团师生一行4人抵达印度东部城市加尔各答“仁爱之家”,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志愿者们一起,进行为期半月的境外暑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从洗衣刷盘到打扫庭院,从陪他们聊天到帮助老人穿衣、擦洗。似乎每一天做的事情都和前一天没有什么两样,但正如一位当地女工所说:“只要你们在这里,我们就觉得很温暖”。尽管说着不同的语言,但他们却仿佛听得懂彼此。
志愿服务任务琐碎而富有挑战,要求志愿者们具有一定的交流能力和耐心。实践团成员杜鑫成介绍说:“由于全部是英语交流,所以有很多老人并不理解我们讲话的内容,但他们知道我在和他们聊天,会一直微笑的看着你。”在每天志愿服务的间隙会有短暂的茶歇时间,此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们会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交流。从各自国家的风土人情、母校的校园文化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家无话不聊。短短十四天的时间,收获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友谊。
追寻先辈足迹  继承革命精神

实践团赴井冈山追寻先辈足迹
    重走“朱毛挑粮小道”,体验“红军的一天”,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化工学院、信息学院、文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分赴革命老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寻先辈足迹,继承革命精神。从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的第一枪的悲壮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辉煌。从艰苦卓绝的抗争环境,到全民一心的无谓呐喊。实践团的成员们从这一幕幕历史旁走过,内心深处感受着无数英烈不屈的怒吼。实践中,年轻的学子们仔细聆听老红军讲述革命故事、亲身感受革命环境的艰苦、模拟体验战火硝烟的紧张形式,化工学院赴井冈山实践团王珂同学表示:“这个时代物质的丰富凸显了精神的匮乏,红军英雄及他们的后代依旧践行着最初的信仰和诺言:为革命奉献一切,永不叛党。井冈山精神永垂不朽。”
聚焦改革民生  绽放青春梦想

实践团员调研农村人口生活变化

实践团员调研打工子弟小学
    农村人口生活变化调查、外来务工子女教育现状调研、生活废水处理调研、老年人口养老调研……同学们通过下街乡、进社区、近群众、查民情,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真切地感悟城乡发展和社会变化。文法学院实践团分赴育星园小学、红旗小学等京内打工子弟小学,从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教学情况及学校遇到的困难等问题入手,细致调研、认真整理,并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和制定后期帮扶方案。机电学院赴陕西省兴平市农村人口生活调研实践团成员将调查对象设定为30岁以上的成年人,采用逐户调查的方式,调查涉及到了孩子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变化及工业化的影响,当遇到不识字的老人时,则采取口问笔记的方式,尽量做到完整、全面。实践团员赵优同学说“虽然做的工作都微不足道,但是能够为当地百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吃苦也都无所谓。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对这里的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能够‘所学有所用’,为农村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体验专业魅力  描绘人生蓝图

实践团员企业实地走访
    “通过深入企业实习实践,不仅让我们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和现状,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企业生产一线的艰苦,更让我们看到了自身专业和阅历的不足,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是不同的,无论社会需要什么,大家都需要去努力地去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材料学院“***铸就强国梦”实践团团员曹望北说。通过社会调查与“寻找身边的***”趣味实践活动,曹望北和其他实践团员走访了商场、体育用品店、建材城等地点,并赴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复神鹰***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在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他们参观了厂内***成品展览厅,在生产车间看到了许多先进的生产设备,了解***的生产过程以及性能检测部分,并听取了关于复合材料的知识讲座;在中复神鹰***有限公司,同学们走访了生产一线,参观了原丝碳化,表面刻蝕处理和树胶复合以及最后缠绕成捆的生产流程,更加深入的了解了***的生产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及其复合材料专业的认识。
爱心奉献他人  志愿服务社会


实践团员爱心支教
    “支教的故事在今天终于告一段落。并没有想象之中的狂欢或是庆幸,似乎没一个人都怅然若失,孩子们专程前来为我们送别更是为我们的心情蒙上了一层离别的阴影。”生命学院王殷在日记中写到。王殷参加了今年暑期赴河南省汝州市大裕镇班庄小学支教活动,他和其他实践团成员不仅注重在学习上对农村学生的帮助,更注重帮助他们如何进行学习以外的交流、礼貌、与人相处等问题。在教授他们学习之余,实践团的成员与他们进行了小型活动或做手工,如写给父母的话、给父母叠心、送母亲纸百合等等,以此来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除此之外,在课间时,大家一起玩各种小游戏,为乡村中的孩子带去化工大学哥哥姐姐的欢声笑语。王殷说:“无数次家访,我们从越来越多的人那里了解到他们生活的质朴和真实。我们会记得这里,记得这里有这样一群人。从此不再抱怨已经足够优渥的生活,不再逃避或许残酷但必须经历的成长。” 
    至此,我校2014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实践部分已经圆满结束,下一阶段,校团委将着力做好社会实践后期总结及成果分享等相关工作,让同学们在实践总结中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