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后的第一个纪念日。
宣讲会现场
9月5日下午,由中央宣传部会同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等部门联合组建的纪念抗战胜利宣讲团,在我校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了北京高校唯一一场宣讲会。总参三部离休干部、总参三部原顾问胡正先;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副局长薛庆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抗战史学会会长步平,为现场近400名师生带来了一场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
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新钢、总政治局宣传部编研局副局长陶金泉、总政治部宣传部编研局干事徐旸、中宣部理论局干部郇雷、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干部谷银波出席宣讲会。党委宣传部部长任世雄主持会议。
胡正先老人讲述抗战经历
宣讲会上,已逾鲐背之年的胡正先老人正襟危坐,声音洪亮地为在场师生讲述着自己的抗战经历。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庞眉皓发的暮年,老人身上始终不变的,是对党、对国家的无限忠诚。
虽已时隔数十载,但当老人回忆起那段充满硝烟的峥嵘岁月时,似乎仍历历在目——从跟随红军长征,到学习无线电技术;从被马家军围困,到血战沙场,老人的人生经历可谓一本厚厚的历史书。“我身边的战友没有一个人当逃兵,大家不怕困难、牺牲,一次次投入战斗。这种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对我的影响深入骨髓。”在这位历经沧桑的老战士的讲述下,师生们真切地感受着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为革命先辈们坚定信仰、勇于牺牲的高尚品格所深深震撼。
薛庆超副局长作报告
薛庆超副局长的报告,以“铭记历史,警示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主线展开。整个报告通过开阔的视野、翔实的史料,从抗日战争的基本阶段与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和分析了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薛庆超副局长强调,领导人民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他呼吁在场师生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步平研究员作报告
步平研究员作题为“抗战胜利后日本的战后处理与中日历史问题”的报告。他从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开始,围绕战后对日本战争罪行的审判与遗留问题、日本社会围绕战争责任认识的争论与斗争、中日历史问题的本质和未来趋向,以及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的深刻启示等方面,深度剖析了中日两国之间的纠纷羁绊,强调要用以理性为基础的历史观和现实观来考察中日历史问题及当今中日关系。
步平研究员特别指出,中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内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对外坚持和平发展。这样的道路选择,使中国在抗战胜利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后,薛庆超副局长和步平研究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详细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