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北化要闻

“北化纪实”之十:面向阳光,便一往无前

编者按:2012年,学校新闻网、校报联合推出9期“北化纪实”系列报道,用朴实的语言诠释化大师生身边感动的人和事,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2013年,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北京精神,大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们将继续推出“北化纪实”。欢迎广大师生提供新闻线索。(E-mail: news@buct.edu.cn )


刘杰生活照

谭天伟校长为刘杰颁奖

清晨的北化校园,寒意弥漫,天空中还笼罩着蒙蒙的黑暗。凛冽的西风吹散了衣服里最后的一丝暖意,但却阻止不了一个个早起学习的北化学子。这群人中,有一道身影略显单薄,他叫刘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级本科生,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奖获得者,GPA高达4.13,是同学们眼中当之无愧的学习天才。大学四年,刘杰收获了累累硕果: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获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金奖1次、国家奖学金2次,并获得人民一等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各1次,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此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申请了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项目——单壁碳纳米管的修饰及其自组装的研究,领导团队成员进行科研创新。因其优异的表现,已被保送到清华硕博连读。

“面向阳光,便一往无前”,刘杰目光坚定地对记者说。

“我希望自己是个有作为的人”

刘杰的家乡在湖北宜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安静、秀丽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他沉稳内敛的性格;湖北先楚文化的熏陶,又让他拥有了坚韧执着、不轻言放弃的品格。

刘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货车司机,母亲在一家小餐馆打工做厨师。父母虽然在学习上无法给予他很多的帮助,但幸运的是,父母都是很开通的人,教导给他的更多是做人的道理。深知父母苦心的刘杰,从小也表现出不同于同龄人的沉稳与成熟。“我希望自己是个有作为的人,让父母为我骄傲,这就是我前进的动力!”这是刘杰牢牢记在心里、也是时刻督促自己的一句话。

刘杰的小学是在当地农村上的,刻苦的他从小便显示出了读书的天分,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无疑是一份天大的惊喜。父亲为了他将来有个好出路,决定把他送到县城上初中。

“我初中的时候,一周只能回家一次”,刘杰回忆道。因为小学学校的教学水平不高,这让刚转到县城上初中的刘杰倍感吃力,第一次考试也考得很差。这时,父母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安慰道:“没事,我们的孩子是最棒的,继续努力就行。” 在父母的不断鼓励下,刘杰从小对学习便充满热情,更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

“我当时住校,为了抓紧时间学习,每晚熄灯后还要到厕所去学英语”,刘杰回忆着自己的初中学习生活。初中厕所的灯是声控感应灯,每隔一段时间会自动熄灭,刘杰学习一段时间就要通过拍拍手把灯激活。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少年默默地向着目标前进。刻苦的努力没有白费,接下来的一次的考试中,刘杰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了全年级第二名。成功的来之不易,让刘杰体会到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塑造了他做事认真、不肯轻易服输的性格。

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因为刘杰的懂事与努力,却是让周围的邻居羡慕之极。“刘杰这孩子从小懂事,知道要自己努力,我们做父母的就很知足。”面对亲戚朋友对自己儿子的称赞,刘杰母亲总是欣慰地这样说。

“成功是汗水孕育的果实”

2009年,刘杰从家乡考到北京来上大学,北京的繁华却没有消磨他对知识的渴望,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求学深造梦。他以同学眼中苦行僧式的修行,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从大一入学开始,我每天6点20就会准时起床,学到晚上很晚才回寝室”,刘杰这样告诉记者。

“刘杰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特别珍惜时间的人”,刘杰的同班同学余辉这样评价他。每天清晨,当别的同学还在宿舍睡懒觉时,刘杰已早早坐在了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当别的同学还在为玩哪一款游戏而犯愁时,他已下笔如神,解决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当别的同学还在熬夜K歌、通宵上网的时候,他早已进入了梦乡,为第二天积蓄着力量。

“大学的遗憾好像就是没睡过懒觉吧”,刘杰略带调侃地说。如梭伦所言,初升的太阳会给予人更多的力量,而在北化校园见过一千多次日出的刘杰无疑是思想上的强者。“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当你付出过艰辛的努力后,收获已成为一种必然。

大一下学期,刘杰转到了高分子材料专业,在他转专业之前,新班级里还没有同学获得过国奖。他经常主动帮助班里的同学答疑解惑,很快,他的真诚打动了新班级的同学,原本刚融入新专业的一丝隔阂扭捏也迅速被消除。在他的带动下,班里同学学习氛围浓郁,学习劲头十足,结果新学期大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极大的鼓动力”同学安飞这样评价他。

大三的时候,刘杰喜欢上了长跑,他说最享受的是长跑的过程,那是磨练毅力、锻造性格的一部分。他先后参加过北京国际长跑节男子10Km的比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半程)比赛,“每次冲过终点的时候,我就觉得是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刘杰喜欢上长跑还是有一个小插曲的,“第一次参加长跑比赛完全是出于好奇,但因为准备不足几乎坚持不到终点”,就在刘杰要放弃的时候,身旁的一位老人鼓励他:“年轻人加油啊,老汉我还没放弃呢,趁年轻多跑跑,等到了我这个年纪再去锻炼可就晚喽”。老人善意的鼓舞使刘杰坚持到了终点,并从此爱上了长跑。“我们现在还年轻,所以应该趁着年轻去努力实现自己梦想,敢于接受挑战,这样到自己年老时才不会留下遗憾”,刘杰感慨道。

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大三暑假,刘杰参加清华化学系夏令营,以其在校优异的成绩和在夏令营突出的表现,获得了老师的肯定,获得了保送到清华硕博连读的机会。

“泪水与汗水的成分相似,但是前者只能换回些许同情,后者却能让你绝处逢生,赢得成功。与其在泪水中消耗自己,不如在汗水中拼搏努力,因为我一直坚信,成功是汗水孕育的果实”,刘杰的目光中透着坚毅和自信。

“未来的路很长,要更努力才行”

“忙啊,现在太忙了” 当被记者问到现在是否可以放松一些的时候,刘杰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刘杰现在不但要负责团队的实验项目,还要到清华去做自己的毕业设计,往往是北化、清华两头跑,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习惯了,闲不下来”,他这样调侃道。除了做实验之外,刘杰还在闲暇时间做着三份家教,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一下父母的负担,“工作虽然累,但是能帮到父母,很幸福,未来的路很长,要更努力才行”。

当被问及未来打算的时候,刘杰目光炯炯:“读博之后还是希望能继续深造,学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浅薄,老话说得好‘学海无涯嘛’”。

在刘杰眼里,自己并没有多特别,多与众不同。在校长奖光环笼罩下的他,不张扬,不激越,淡然地面对那数不清的荣耀,收起所有锋芒,散发着圆润柔和的光辉。

采访结束之际,刘杰也对学弟学妹们衷心寄语,他知道在大学期间很多学生会有迷茫的时候,他说大学期间只要认定了目标,它就会成为鞭策个人奋斗的不竭动力。相信自己,为目标坚持奋斗,学会取舍,多与人交流,珍惜在大学的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这样才对得起大学四年。


撰稿:江晓 | 供稿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