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北化要闻

高等学校《材料导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我校举行

11月17日,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的“2012年高等学校《材料导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上,高材0911的邱雨和材料0901的陈沛两位同学作了工程英语演讲展示,流利的英语、自信的表述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给参加会议的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50名《材料导论》课程骨干教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邱雨同学做工程英语演讲展示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导论》双语课程设立于2003年9月,是北京化工大学较为重要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之一,每年约有18个班550名学生学习,参加授课的10名教师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4人有海外博士学位。课程要求教师采用汉语和英语双语教学,在给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对应用型英语知识有深入了解并达到熟练应用的目标。“双语教学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熟练阅读英语文献大有帮助,能够使学生养成用英语阅读、思考和写作的好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第一时间接触和了解学科最前沿,进一步巩固了学科基础知识。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专业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授课老师于运花说。

《材料导论》双语课程建设和改革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在课程负责人励杭泉教授的带领下,经全体授课老师的共同努力,课程在全国高等院校中一直处于领先和先进水平。2007年,《材料导论》双语课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韩志超教授讲课

四川大学顾宜教授讲课

为进一步扩大《材料导论》国家精品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广课程成果应用,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2012年11月16,为期4天的“高等学校《材料导论》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开班授课。研修班吸引了来自全国24所高校的50名教师参加。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四川大学、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知名专家为学员授课。授课内容包含“Scattering and Phase Transitions in Polymers”、“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我国高分子材料工业发展概况”、“生物质纤维现状与展望”、“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改性”和“新材料,新导论”等。学员和专家之间还对《材料导论》课程中的难点、重点及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研修班合影

在研修班上,我校《材料导论》双语课程主讲教师赵静向学员们介绍了我校这一课程的建设情况和经验体会。“双语教学能够使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获得提升,通过工程英语阅读既使学生接触到科技前沿又拓宽了获取基础学科知识的途径,制度化的学生讲演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立体式的教学框架和丰富的教学手段深受学生欢迎”,在谈到教学效果时,她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