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方向课现场

公共课现场

全员素质拓展活动合影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网络中心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基地每年开展“暑期学校”实践育人项目,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践创新。2012年学生网络中心“暑期学校”分为基础学习(7月16日——8月2日)和实践提高(8月12日——8月26日)两个阶段,共有104名成员参与,内容包括系统架构与维护、软件开发、用户体验设计、网络媒体运营、IT组织管理5个方向。
7月16日上午,本次“暑期学校”的启动仪式在图书馆中心会议室举行,全体参与“暑期学校”的成员及指导老师参加了启动仪式。会上,负责老师杜昌顺作了动员报告,介绍了课程实践的目标和安排,并对参与成员提出要求和期望。
7月16日至8月2日是基础学习阶段,组织了40学时的课程学习和100学时的实践锻炼。本阶段注重将技术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每个方向均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同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公共课程,注重知识的交叉融合。在培养方案方面完善项目小组交流、评价机制,要求参与暑期培训的成员定期总结学习心得、分享实践经验。在团队建设方面,开展全员素质拓展活动,培养成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8月2日,全体成员在图书馆中心会议室组织开展了基础学习阶段的集中总结,各方向成员代表分享了参与学习的心得收获,成员们表示,学生网络中心“暑期学校”的特色育人环境以及多层次、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计算机网络技能和相关知识储备,更全面提升了个人综合素质,结识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8月12日至8月26日是实践提高阶段,设立了系列实践项目,以项目和问题为牵引驱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解决项目难题,促进成员自主思考、积极实践和主动创新。本阶段采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小组模式,为小组成员提供横向学习和评价的机会,同时要求成员加强协作,激发成员参与的热情,提升成员的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本次“暑期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网络中心第二课堂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创新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化建设,使基地的育人工作向多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