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8日,王子镐校长率我校化工学科代表团访问了英国和爱尔兰的四所著名高校: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国立大学。出访团成员包括副校长陈标华、化工学院院长陈建峰、化工学院教授高正明、李秀金、曹达鹏、刘清雅以及国际处处长耿海萍。本次出访促进了我校在化工领域与国外一流大学的进一步合作,并对外展示了我校化工学科的强劲实力。
6月10日,代表团访问了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2009年,我校与UCD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3+2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处处长Lithander博士向代表团介绍了UCD情况以及与我校的学生联合培养进展。随后,工程、数学及物理科学学院的副院长Liu教授、主管科研和创新的副主任Gilchrist教授、研究生院主任Dunne教授、Byrne教授介绍了学院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代表团与化工与生物加工工程系的Macelroy教授、Malone教授、English教授、McDonnell教授,化学与化工生物系的主任Waghorne、Guiry教授、Sullivan教授、Morgan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科研交流。晚上,UCD校长Brady教授在校长官邸宴请了王子镐校长一行,并与王校长就学生培养、科研创新等理念进行了交流。
6月13日,代表团访问了英国的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2010年我校与女王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2+2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女王大学校长Gregson教授接见了我校代表团。随后,代表团分别与Ahmad教授、Nancarrow教授以及Hu教授分别洽谈了科研合作,并与化学系系主Hardacre教授、教育主任Fletcher教授、教学主任Ahmad主任和Huang Meilan教授就两校学生的联合培养进行了探讨。下午,曹达鹏教授做了题为“Simulating Synthesis of 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s”的学术报告,获得了师生的好评。曹达鹏教授的科研引起了女王大学James教授的关注,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6月15日,应剑桥大学副校长、我校名誉教授Lynn Gladden的邀请,代表团访问了剑桥大学,并与剑桥的化工和生物技术系签订了学术合作协议。化工系系主任Slater教授、Kraft教授、Fisher教授、Dennis教授分别介绍了剑桥在生物科学工程、计算模拟、电化学工程、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科研工作,陈建峰院长代表化工学院介绍了学院的科研团队以及国际合作,双方均对对方的科研成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随后,陈建峰院长与Slater主任签署了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与剑桥大学化工与生物技术系的合作协议,并就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合作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初步形成了可行的合作方案。下午,陈建峰教授做了题为“Design and Engineering of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Advanced Nanocomposites,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Solar Cell”的学术报告,精彩的演讲受到了剑桥师生的一致称赞,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6月17日,代表团访问了伦敦皇家帝国理工学院。化工系的Xiaoyun Xu教授, Chadwick教授, Stuckey教授, Macchietto教授, Heng教授和Williams教授分别介绍了在催化、环境、模拟以及纳米方面的研究工作,双方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在访问中,代表团参观了四所大学的相关实验室,并分别会见了我校在都柏林大学学习的3+2联合培养学生,在帝国理工学院攻读硕士的学生以及在剑桥大学进行博士生联合培养的学生,与学生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听到国外教授们对我校学生的一致肯定,王校长及代表团成员都感到十分欣慰。
本次出访成效显著,访问大学均为世界名校,双方教授进行了深度交流,并达成了教师学生交流合作意向。本次访问再一次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校的科研实力,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处供稿,耿海萍/文,曹达鹏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