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上午,陈标华副校长在行政楼203会议室主持召开了2011年度本科教学工作布置会。本科教学巡视组专家,各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学工办副主任,教学秘书、教学干事及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陈标华副校长结合学校2009-2010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王芳书记和王子镐校长讲话精神,围绕“以提高质量为目标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推进实践平台建设和以建设专业标准为目标推进专业结构与课程改革”等本科教学重点工作做了安排。
陈标华副校长主要强调了以下三项工作,首先,针对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树立“普遍成才、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制定多模式的学生个性化培养方案。总结“工程实验班”办学经验,以“工程实验班”为载体,探索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加强“工程实验班”实践环节的落实,与企业共同制定“工程实验班”的培养目标、规格和实现手段,完善校内、校外培养方案。同时,将“工程实验班”建设与导师制相结合,调整课程安排,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要求。进一步作好学期制改革工作,学期制改革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学院要加强对小学期重要性的认识,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计划,完善培养方案,着重加深加宽学生的基础训练和开设系列课程,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总结“理科实验班”办学经验,加强“理科实验班”学风建设。其次,启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计划,为学生创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个性,实现创新思维的平台,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常态化。大学生创新科技基地的建设应利用我校较强的科研优势,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科研项目中,切实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确保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支持学院、专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多类型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创新创业训练。建设各种类型的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院级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第三,加强专业评估评价工作,建立本科专业动态数据库和专业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专业建设标准,大力调整与改革专业布局,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
此外,陈标华副校长再次谈到新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问题,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尽快掌握新生入学半年后对大学学习生活的适应程度和对课程设置、教师授课的满意程度,组织新生及学生家长座谈会,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教务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