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北化要闻

领会《纲要》精神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校级理论中心组(扩大)举行学习研讨会

    

10月22日下午,校级理论中心组(扩大)举行学习研讨会。所有在京校领导出席了学习研讨会,王芳书记主持学习,陈标华副校长作学习导读。教务处处长、副处长和各学院教学副院长参加了学习。

陈标华副校长认为,《纲要》清晰地阐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目标就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最深刻的内涵就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此将人才培养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结合学校实际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校各级领导、教职工,要把人才培养的任务放在所有工作的第一位,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无论是在教育教学中,还是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要自始至终贯彻人才培养的思想。

二、不能片面地理解人才培养就是教学,要深刻地认识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就是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要具备学术科研能力、高尚的师德师表、高层次高标准素养,这样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可能。

三、要切实贯彻《纲要》精神,必须将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实际中,就是我们能做好什么的思考与实践中。首先要坚持学习,按照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趋势,借鉴国内外的经验,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计划。其次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校的特色和特点。最后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按照教育规律,有逻辑地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大胆的改革。

王芳书记指出,《纲要》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数量、规模的要求,而且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学校正处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责任回答国家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提出的问题。

王芳书记认为,在我国教育大发展之后,重新审视思考研究欧洲和美国等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和经验,依然对我们提高教育质量,对我们做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借鉴作用。具体来说,学校要做好“十二五”规划的工作,做好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好专业评估标准。在未来求质量发展的五年中,学校所有专业的定位要坚持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在求质量发展中占有先机。

王芳书记进一步指出,保持发扬学校已经形成的好特色好经验,摒除不适合教育教学发展趋势的问题和缺陷,迎接社会对全素质、复合型人才要求的挑战;满足社会不仅要求培养出工程师、同时要培养出科学家的高要求。因此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和专业计划上下功夫,起到引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作用。

最后,王芳书记要求,要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想办法,要在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上想办法,培养出有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再现和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感同时具备的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王子镐校长强调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中,现在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上,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是要想出办法,真正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他指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提高教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发现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倡个性发展,不谋求千篇一律,这样才会对人才培养起到应有的作用。

谭天伟副校长还就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学生思维模式培养的迫切性以及讨论课的核心应该是互动性存在的观点。

学习《纲要》是我们制定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基础,校院两级理论中心组的学习活动对统一认识、提高思想、坚定目标、落实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