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中,材料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首先召开了学习优秀党员事迹大会,在大会上支部成员宣读党员优秀事迹并踊跃发言。在发言中,同学们谈到了我院优秀党员张立群教授的先进事迹,他们用更加具体的实例补充着材料里的字句,使我们认识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张教授,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及科研能力,为祖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断壮大的党组织象征着党的蓬勃发展。2010年7月2日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9周年之际,材料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四十二名党员,前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的鲁迅纪念馆进行参观,在展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展了一堂极具教育意义的参观活动。
参观开始前,支部新发展的一批党员同志在老党员的带领下,于鲁迅纪念馆正厅内庄严向党旗宣誓,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党员们以饱满而激昂的情绪重温入党誓词,思想再次得到了升华。宣誓仪式完毕,正式党员为新党员配带上了党徽。随后,大家参观了被毛泽东同志赞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二十一岁时即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句爱国强音始终贯穿于他的一生。他将自己喻为“猫头鹰”,始终在黑夜里睁着双眼,明辨世事。他希望促使读者不再以旁观者自居,倡导“发前人未发之想”,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做出了诸多至今都令时人受益的贡献;作为一名战士,他又不乏感性情怀,不仅一生都对中国青年存有母亲般的关爱,甚至在逝世前仍恪守师道,竭力为自己的老师章炳麟还击不公之批判。鲁迅先生逝世后,人民群众在国民党的阻挠下,仍然自发地组织吊唁活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志向,也是鲁迅先生的归宿。
带领我们参观的刘老师以“鲁迅属于过去,更属于将来”作为结语,使整个活动达到了高潮,支部党员纷纷表示,鲁迅先生的民族魂,将永远埋在我们心里!参观过后,我们在鲁迅先生出殡场景的巨幅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就仿佛我们身临现场,心中有着无限的悲哀,同时满腔的报国热血也用上心头,激荡着我们每一位党员的心房。
党支部成员的这次参观和学习活动,通过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加强了对党员的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实质上推进了支部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并激励了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用成熟冷静,独具慧眼的心态去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危机,用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迎接崭新的未来。(材料学院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