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我校2009~2010学年教育教学工作会闭幕式在科学会堂举行,会议由王贵副校长主持,全体校领导,校教学巡视员,中层干部,机关、图书馆、后勤、产业、教师、学生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闭幕式。
闭幕式上,化学工程学院陈建峰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万泰院长、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朱群雄院长、理学院白守礼书记分别代表各学院做了创新人才培养专题报告;学工办罗伟主任从毕业生调研的视角做了题为“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的构建”的报告;教务处姜广峰处长做了“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报告;高正明教授代表教师宣读了倡议书。
王芳书记在闭幕式上作了重要讲话。王芳书记对此次教育教学工作会取得的成效给予了肯定,认为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充分的研讨和调研,大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了共识:第一,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件事,学校抓得及时,抓得好,而且这项工作是一项全面性、根本性的工作,应该常抓不懈。在抓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始终不移的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最核心的是制定与学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定位相适应的培养方案,最关键的是要以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革。第二,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性工作。目前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变不适应为适应实际上就是一个改革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挑战性。第三,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方面还有很多不适应、不满足、不到位的地方,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方方面面的改革和支持,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得以提高。
王芳书记认为,教育教学工作会取得的成效和共识为做好下一阶段人才培养工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也坚定了学校开展这项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接着她对今后的工作提了三点意见:
第一,要扎扎实实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继续加大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整合,真正制定一套适应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转型特别是适合拔尖创新人次培养要求的方案。培养方案的设置要注意培养目标和课程之间、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的衔接,课程建设在保证自身系统性的同时,要以问题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要设立教改项目,鼓励教师对自己所承担和感兴趣的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程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发挥教学团队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大力推进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导师制度及学生创新基地的建设。要总结学生创新的经验,建设多种形式的创新基地,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学有所成。四是坚定不移的把工程教育创新做好。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验班和理科实验班做起,真正探索一条具有化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
第二,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学生。首先,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建设问题。作为一个高校教师,应该有能力、有水平从事学科结构的调整,把自己从事的学科做深做透。如果一味固守自己原有的东西,不能与时俱进,就必定要落后。因此观念的转变是最根本的转变,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高水平教师的关键。教育教学改革会牵动学校方方面面的改革,首当其冲的是人事制度的改革,我们会在下一阶段人事制度综合改革方案中有所突破,在评价指标上更客观、更能体现分类指导。另外人才培养不是一个就课堂谈课堂、就书本谈书本这样一个过程,必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才能使教学内容以问题为核心、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生适应能力和在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调动。所以我们要鼓励教师教学科研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学校要拿出一定经费在海外建立培训基地,也会把有些教师送到国内比较强的学校进行阶段性培训。同时要求各学院针对各个学院情况对每个教师做事业发展规划,让老师感觉到确实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不断被培养的过程和被重视的过程。再次,必须重视教学科研组织结构的建设。随着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随着学校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现有的教学科研组织显得软弱和松散,让教师没有归属感,缺乏强大的团队和平台支持,下一阶段各学院和职能部门都应该探讨一下目前这种形式和各学院的不同特点,要有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科研组织形式,应该有利于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师的事业发展。最后,加强师德、师魂和师风建设。作为教师,师德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师德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师德包括一个人的政治品质、学术道德、人格规范、整体素质和素养,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有师德,因为你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和灵魂的塑造者和创造者,否则不配做一个教师。师魂问题是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的价值观和理想。
第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学校的改革不可能成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关键的一点是加强学风建设实现学生实现从被学习到主学习的转变。我们学校的学风整体不错,但有下滑趋势,我们要有紧迫感。建议每个专业每学期都有高水平教师为学生做课程串讲,讲授该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了解通过每门课程的学习,对哪个知识点和哪个方面的知识系统性得以培养,让学生了解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相关性。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知道为什么学,知道学校和老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本理念,为学生思考了哪些问题,想教给学生什么,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一个有效的办法。另外,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课程的设置还存在不合理性,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与课程之间的不协调性和不配套性,应该以学生为核心配置课程。教学部门和学生部门要密切配合,让学生感觉到学校的时光和学校的一切安排都是未来成长和成才的一个起飞点。
最后,王芳书记再次强调,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牵动着学校的方方面面,只有我们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我们这项工作才能够真正成为学校的根本性工作和全局性的工作。今天是我们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会的闭幕式,但并不是我们这项改革的终结,而只是改革阶段性的汇报,希望我们方方面面重视这项工作,真正通过创新人才培养这个系统工程带动学校全方位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教务处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