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北化要闻

《保障服务育人----北京高校后勤工作五十五年》在我校举办首发式

      

6月21日,市教委在北京化工大学逸夫图书馆会议中心举办了《保障服务育人----北京高校后勤工作五十五年》(以下简称《五十五年》)的首发式。《五十五年》是北京市工委组织编写的《北京高等教育丛书》其中的一部分。这本书的出版,对后勤工作者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令人鼓舞的事情。

首发式由市教委学校后勤处张龙处长主持。

出席此次首发式的嘉宾主要有:原市政协副主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北京高等教育丛书》编委会副主任陈大白,常务副主编,原市高教局局长《北京高等教育丛书》编委、副主编庞文弟,原市教委副主任、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北京高校后勤工作五十五年》主编杜松彭,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第六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理事长王富,第十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现任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黎玖高,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原副校长赵素贞,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李显扬,《北京高校后勤工作五十五年》常务副主编、原市高校局副局长马淑贞等,参加首发式的还有参与这本书的编写人员以及高校代表80余人。

首先,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李显扬致欢迎词。他对这本书顺利完成编撰并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以及对我校后勤工作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欢迎和感谢!

《五十五年》常务副主编、原市高校局副局长马淑贞代表编写组对本书的由来、背景及编写过程作了简要介绍。

原市教委副主任、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五十五年》主编杜松彭在讲话中说,这本书的出版是集体的结晶,集体的智慧,举办这次首发式很有意义。编书的过程得到了市教委支持、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物力、人力的帮助,参与编书的老前辈们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不求报酬、不为名不为利,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为如实反映北京高校后勤工作为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的保障服务做了大量的工作,从他们身上彰显出了高校后勤人的精神和优良传统。

原市政协副主席、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北京高等教育丛书》编委会副主任陈大白对此书进行了高度评价。她说,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很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她从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五十五年》是北京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本关于高校后勤工作的专著,具有历史意义;第二,《五十五年》是一本全面客观介绍北京高校后勤55年发展改革历程的书,反映出了后勤工作是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三,《五十五年》是一本如实反映北京高校后勤工作在北京高等教育发展中做好重大贡献的书,阐明了后勤保障、服务、育人三大功能和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第四,《五十五年》是一本描绘后勤队伍平凡而伟大感人事迹的书,是一部后勤人的群英谱,体现了后勤人的精神和传统,正如邓小平所说“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当无名英雄”。

她指出,编书是一件非常艰辛的工作,她对所有参与编书的人员,以及市教委、研究会和高校给予的支持、帮助表示了诚挚的谢意。特别赋诗送给负责此书的前辈,“夕阳未必逊晨曦,昂首飞鬃奋老蹄。春蚕萦绕千千缕,愿为人民吐尽丝。”

北京高校后勤研究会第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和第十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后勤管理分会现任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黎玖高分别代表北京和全国研究会对本书进行了高度认可。丁理事长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体现出了后勤的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感情。这本书记载了北京高校后勤工作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的记忆,凸显了高校后勤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行业。黎秘书长说,他将承诺把这本好书向全国高校推荐,让更多的后勤战线的员工能够读到这本书,了解高校后勤历史,认识高校后勤精神,激励后人,把高校后勤精神传承下去。

最后,出席会议的嘉宾为高校后勤代表进行了颁书仪式;并对负责《五十五年》编书的老前辈颁发了荣誉证书。(后勤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