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杨裕生院士学术报告会在会议中心中心会议室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教授作了题为“电动车与可再生能源中的规模蓄电技术”的学术报告,理学院党委书记白守礼老师出席报告会,会后杨院士现场与老师、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
杨院士报告围绕发展电动车的必要性、可行性展开讨论,阐述了何种电动车优先发展、电动车的能源模式以及当前电动车新的发展观念,并对电动车技术产业与动力电池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杨裕生院士指出,节能(油)减排是国家长久利益所在,电动车的发展势在必行,同时提倡发展用途广泛的液流电池与分布式发电,提高可再生能源蓄电技术,立足改进铅酸蓄电池性能。在发展中抓住机遇,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与高比能量统一的新电池。我们作为科技人员要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要增强科技创新,共同促进“电动车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用我们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可持续的发展尽一份力。杨院士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勇于面对研究中的困难,刻苦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服务。杨院士渊博的知识和谦逊、严谨、和蔼的态度给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报告结束后,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以示老师及同学们的衷心感谢。
杨院士于2007年受聘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作为一名资深科研工作者,杨院士对学校近年来在科研教学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祝愿北京化工大学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研究生院 理学院)
附:杨裕生院士简介
杨裕生,1932 年10 月生于江苏省。防化研究院研究员, 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分析化学家。1952 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 留校任助教、讲师, 1957 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析专业研究生, 1958~1960 年在前苏联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进修,回国后在化学所任助理研究员。1963年开创了放射化学分析,1980年后从事锕系和镧系元素的配位化学和新分离方法等基础性研究, 创建了中国核试验烟云取样和核武器威力与性能的放化分析诊断技术。提出裂变燃耗、铀同位素全谱、锂燃耗、铀钚分威力等测试原理并指导研究成功。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0 年调防化研究院。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 年开始研究锂- 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型电源, 参与推动我国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计划中承担及指导多个化学电源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