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政策通报会在逸夫会议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本次报告会特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付志峰教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研究生院院长张卫东,副院长杜洪光、贾梦秋和许利民出席了此次会议。
付志峰副校长分别就博士生中外联合培养政策、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申报和答辩制度改革和博士生待遇进行了通报和解读。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学校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博士生培养目标,并以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以动态评定和导师参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博士生普通奖学金的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博士生待遇,解决了生活后顾之忧;通过加强中外联合培养支持力度和范围,提高博士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设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的创新构思与大胆实践;设立博士生创新基金,支持博士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通过“三助”的设立和培养,在助管、助研和助教的实践过程中完成自育,搭建“高成长、高出路”的育人平台;通过增加硕士研究生集中答辩制度和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制度,保证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付志峰副校长的报告结束后,研究生院副院长贾梦秋和许利民与博士生进行了座谈,针对博士生关注的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毕业答辩、公费留学等相关政策进行了解答。
此次会议全面介绍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政策,使广大博士生更加清晰了学校的育人定位和可用资源。学校通过积极地推进多方位、多层次的改革实践和总结,将逐步探索出一条更加适应我校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之路。
研究生院供稿
2009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