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等内容。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为了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学校决定对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进行全面修订。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编写范围
我校2003级本科生培养计划中涉及的所有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单独设立的实验课及实践性课程。
二、编写原则
1.要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是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因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必须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正确处理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
2.要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学大纲首先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要求,其论点都应是科学验证过的,符合客观规律;其次要反映研究的各种现象、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发展过程;同时要及时反映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3.要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组合。从培养计划的全局出发,明确课程内容的分工,处理好预修(或并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与配合,既要防止遗漏,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4.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确定上为学生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加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内容,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
5.要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课要注重内容的整合,不是几门课程实验的简单累加,增加综合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6、要注重优秀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用。选用国家优秀教材、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或有高水平的自编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完成时间
1.各学院组织动员:12月1日至12月12日,各学院部署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研究确定每门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小组,原则上每门课程要组织2~3人的大纲编写小组。相关的教学大纲范本可以在教务处网站下载。
2.教学大纲的编写:12月13日至12月31日,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大纲的编写工作。
3.教学大纲的审定: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月9日,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审核,进一步修改后定稿。
4.各学院于1月12日前将审定后的课程教学大纲(包括书面和电子版)交教务处教学科。
北京化工大学教务处
二○○三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