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新闻网10月28日电 10月16日至18日,第六届亚澳火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AOFSM · 2025)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亚澳火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增设了合肥分会场,共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10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90余名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参与。

10月17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王峰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对海内外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的发展概况与学科优势。他指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内最早从事高分子材料研究的机构之一,科研方向涵盖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等。防火安全材料对生命安全、绿色低碳和先进制造均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一直重视防火材料相关研究,是中国阻燃材料专业委员会的发起单位之一,由张胜教授带领的火安全材料研究中心,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学校将全力支持AOFSM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建设,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作为特邀嘉宾围绕中国阻燃学科的国际化发展历程进行了专题分享。王玉忠院士回顾了自1992年首次出席在德国弗莱堡举办的第四届阻燃聚合物会议以来,多年来持续深入参与该领域国际学术交流的历程。他指出,伴随中国阻燃材料科研实力与产业规模的显著提升,国内学者在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方面的数量持续增长,已成为全球阻燃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中国通过发起并组织“国际阻燃材料与技术研讨会(ISFRMT)”,以及“亚澳火安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AOFSM)”两大系列国际会议,为海内外学者搭建了常态化、高效率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阻燃领域的全球对话与合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源教授作为本届会议的共同主席和大会的发起人,系统回顾了AOFSM自2015年创办以来的发展历程和精彩瞬间。北京化工大学张胜教授主持会议,并就会议筹备情况与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本次会议共设置了95个口头报告,包括10场大会报告(Plenary)、33场主题报告(Keynote)、28场口头报告(Oral)、24场青年口头报告(Young oral),以及121份海报展示(Posters),收录摘要总数达205篇。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阻燃机理、新型阻燃体系、火安全评价方法以及材料在航空、建筑、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青年学者论坛和海报环节成为会议亮点之一,展示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潜力的研究成果。会议共评选出16项优秀海报奖,展现出青年科研人员在火安全材料领域的活力与潜力。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会议围绕阻燃防火材料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了深度交流,为推动公共安全科技进步与可持续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不仅深化了区域与国际的科研合作,也开拓了以“材料创新驱动公共安全”为重点的合作范式。
作为亚澳地区消防安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AOFSM研讨会自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促进消防安全材料领域的学术协作、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在深化国际合作、推进学科发展、驱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研讨会秉承“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合作平台、推动跨学科研究与国际协作”的宗旨,聚焦阻燃防火材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趋势,为全球从业者搭建了思想碰撞与资源对接的重要桥梁。
责编:王世超 刘一君 梁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