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新闻网11月3日电 近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召开2025年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工作会,北京化工大学等53家“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入选单位参会并获授铭牌。

“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国合基地)是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的、旨在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条件和能力建设的创新主体,涵盖高校、科技园区、科研机构、企业等类型,分为园区类、研究类、平台类和产业类四种,发挥北京国际创新资源集聚优势,紧密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聚焦北京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合作国别开展国际合作。
北京化工大学国合基地依托国家级国际技术交流平台、北京市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及氢源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关村开放实验室等平台组建而成。基地成员聚焦炭材料构效关系核心科学问题,于合成方法学-微观结构调控-性能优化全链条取得突破性进展,230余篇研究成果发表于J. Am. Chem. Soc.、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ACS Nano、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等刊物,近五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余件,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基地与日本、英国、泰国、希腊等国的知名研发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通过专兼职结合、长期合作与短期讲学结合、成立联合实验室、举办与承办国际会议、学生联合培养等不同合作模式,广泛引进海外智力资源,为我国先进炭材料研究方向的发展和我校材料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责编:王晰瑶 刘一君 梁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