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北京化工大学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
2025-10-16 供稿单位:党委办公室

北化新闻网10月16日电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印发了《关于表彰第九次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的决定》,北京化工大学从本次参评的24所高校中脱颖而出,获评“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这是该项评选自启动9次以来我校首次获得这一荣誉。评选工作经过自查申报、入校全面考察、集中答辩、审议公示、命名表彰等环节,共5所高校获评。

开展北京市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评选工作旨在总结先进经验,选树先进典型,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次评选工作启动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申报评选工作作为提高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重要契机和抓手,紧紧围绕实施北京化工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政工作创优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梳理近年来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系统总结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做法、亮点经验和明显成效,切实做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教育部党组和北京市委坚强领导下,围绕“五坚持五着力”,于2021年底创新实施“北京化工大学党的建设和思政工作创优三年行动计划”,五大方向系统施策、十五项重点任务精准发力,取得显著成效,为此次获评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普通高等学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突出主题主线、强化常态长效、聚焦分众分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凝心铸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深做实“第一议题”,健全传达落实督导机制。完善领导干部、教职员工、青年人才、青年学生“四位一体”全覆盖理论学习体系,形成“五学联动”模式。分四轮组织全体中层干部和部分青年人才在中央党校、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进行政治能力提升等集中培训,组织完成中层干部集中换届,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健全教职工定期理论学习制度,创新实施青年学者“红色引擎”工程,《人民日报》专题报道。

二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着力培养时代新人。深化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建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概论”课获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三进”工作入选“北京高校落实教育强国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亮点;马院入选第三批北京市重点马院,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获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特等奖等70余项。

强化日常思政和课程思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站式学生社区获全国高校示范学生社区,心理工作获北京高校特色工作奖,连续14年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3门课程思政入选国家级示范课、8门获北京市示范课。“宏德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工程师学院成为国内首个化工领域通过法国CTI认证的学院,3个团队入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是坚持以增强“两个功能”为重点,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获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作为直属高校唯一获奖集体受到中组部表彰。学校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累计15个,位居在京高校前列。入选全国“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研究生“双百”项目9个,入选北京市“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2个、北京高校党建“双创”项目10个,连续13年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获2个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首批新时代北京高校统战工作示范项目等。

四是坚持以全面从严为导向,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生态。健全明责、督责、述责、评责、问责“五位一体”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体系和贯通协调的监督机制。高质量推进校内巡察,强化问题整改撞击反射,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委常委会定期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大力推进更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压实“2+6”安全工作责任。获“首都文明校园”。

五是坚持以“一融双高”为落脚点,着力谱写“强国建设、北化有为”新篇章。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全球前1‰学科1个、前1%学科6个,A+学科实现突破,全球自然指数我校居63位。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并新联合获批2个,1项成果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荣获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64项,科研经费年均增长15.2%,强化有组织科研工作入选“北京高校落实教育强国部署、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亮点。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近20人、“四青”人才近50人。

推动服务新时代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质增效。与北京市签约共建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助力北京冬奥实现国产雪车装备“从0到1”突破,牵头5所高校共建北京中学科技分校,北京软物质科学与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有力加强。

在系统推进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2021-2024连续四年被教育部党组评为优秀,连续四年在北京高校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中获“好”等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多次报道经验成效。


责编:李富家  梁燕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