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北京化工大学举办2025届来华留学生毕业教育活动暨“讲好中国故事”主题讲座
2025-06-08 供稿单位:国际教育学院

北化新闻网6月7日电  6月6日,北京化工大学为2025届来华留学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毕业教育活动。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学生分享、导师寄语等环节,为来自全球各地的留学生呈现了一场融合学术、文化与情感的毕业典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峰出席。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行业组织和企业代表,教师代表和来华留学毕业生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特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部处长王瑜、中化学国际工程有限公司(CNCEC)人力资源部招聘负责人李爽担任主讲嘉宾。王瑜在《中国石化行业全球之旅:赋能合作与国际人才》讲座中指出:"2022年化学品行业产值达2.4万亿欧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4%。从2023年至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预计将继续占国家工业产出的12%,中国正通过绿色创新和数字化引领行业变革。"她特别强调,北化留学生既是中国化工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未来国际合作的推动者。

李爽表示,中国化工企业正积极布局全球,拓展海外市场。全球化发展需要国际化人才支撑,而像CNCEC这样的中国企业在海外也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并培养国际化人才。她以安哥拉员工Farrell为例,说明来华留学生既懂本国市场又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优势,是促进"一带一路"技术合作与文化融合的关键力量。李爽邀请毕业生加入中资企业或成为中外化工合作的桥梁。

现场,冯江鸿为王瑜和李爽颁发"化育故事·声传世界"合作实践指导教师聘书,鄢红为2025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双选会+国际人才学职创新发展训练营活动志愿者颁发证书。

来自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俄罗斯等国的留学生代表分享了他们在北化的学习生活经历,讲述了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融入中国校园生活,并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导师代表汪晓东教授分享了指导国际学生的体会,希望毕业生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促进跨文化交流。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齐方介绍了学校“行走的思政课”实践体系,通过组织留学生深入企业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

李齐方介绍了我校创新打造的"行走的国情课"体系,通过"三课堂联动"组织留学生深入国内领军企业、"千万工程"等开展实践,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中国经验、中国担当”的深刻认知,形成100余个具有我校学生特色的“中国故事”,并多次获国内外知名媒体报道。江泽鹏为毕业生代表颁发了“化育故事·声传世界”小讲师证书,鼓励他们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王峰为毕业留学生寄语。他首先对毕业生们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并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提出了期望。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永葆求知热忱,勇攀创新高峰;同时,通过践行“化育故事·声传世界”,留学生们将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践行全球责任,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前程似锦,未来可期。王峰为即将离校的俄罗斯毕业生代表颁发了毕业纪念品,鼓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扬北化精神,成为国际交流的桥梁。

此次毕业教育活动不仅展现了留学生在北化的成长与收获,也彰显了学校在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人才方面的成果。北京化工大学将继续深化“教学+实践”融合模式,为促进文明互鉴和全球合作贡献力量。


责编:姜子妍  梁燕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