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新闻网4月7日电 3月26日至4月3日,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甘志华率团访问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意大利地质科学与地球资源研究所、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和伦敦大学学院等高校与研究机构,就文物相关专业的学生培养、科研合作和专业建设等方面与上述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代表团访问意大利热那亚大学
3月27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意大利热那亚大学,与热那亚大学副校长Renata Paola Dameri及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会谈,双方充分肯定了两校过去近十年在学生联合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随后围绕文物专业学位点建设、学生培养、科研合作等充分交换了意见,并深入讨论了在暑期学校、开放课程、博士生访学等方面推动合作落地的细节。代表团还参观了该校化学工业学院实验室。
代表团访问意大利地质科学与地球资源研究所
3月28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意大利地质科学与地球资源研究所,与资深研究员Mara Camaiti及其团队进行了会谈,双方就科学研究布局、新技术研究进展和专业建设规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联合研究、在线课程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代表团还在Mara Camaiti研究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研究所实验室。
代表团访问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
4月1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与该校副秘书长Tejad Mazel、国际关系负责人Pauline Chassaing、科学实验室副主任Elsa Perruchini等进行了会谈,双方围绕学生培养、科研布局和专业建设规划等充分交换了意见,为进一步在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代表团还参观了该校在分析表征、不同文物修复等方面的实验室。
代表团访问英国李约瑟研究所
4月2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英国李约瑟研究所,与研究所所长梅建军等进行了会谈。梅建军所长高度赞同北京化工大学将专业建设与优势学科进行交叉的建设理念,并表示未来双方可以在访学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随后代表团在梅建军所长带领下参观了李约瑟研究所及其图书馆。
代表团访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
4月3日,代表团一行访问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并与考古系负责人Mike Chalton、庞睿等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学生培养、科学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换了意见。随后代表团参观了科技考古、植物考古、文物保护等实验室。
代表团此次访问欧洲三国,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落实“开放北化”战略,培育新的交叉学科增长点,推动我校与欧洲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文物相关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通过此次出访,深化了我校与世界文化遗产领域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研究基础的意大利、法国、英国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在学生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和专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我校进一步谋划高质量发展,促进交叉学科建设和新学科发展,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扩大全球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支撑。
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刘传宇、文物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教授马清林、副教授韩霈泽、副教授涂群一同出访。
出访对象介绍
1.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简介
热那亚大学( Universit à di Genova)是是一所位于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学校创办于 147年,主校区位于热那亚市,在齐亚瓦里(Chiavar i), 萨沃纳(Savona), 比埃德拉·利古雷(Pietra Ligure),因佩利亚(Imperia) 和拉斯佩齐亚(La Spezia)有分校区。主要科系有:化学系、工程系、医药系、生物系、物理系、计算机系、律系、建筑系等。热那亚大学下设11个学院,22个系,开设共126门各种学士和硕士学位课程,81个项目的29门博士课程,55所专业化学校和37个一级、二级硕士学位,56 门硕士进修课程。学校还设有14个图书馆及阅览室,53个学系,及 15个研究中心,2个英才中心,1个独立出版社。教职员工和研究员约2360人。
该校建筑与设计系以及艺术史系等共同承担着文化遗产教育与研究的任务,开设有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与博物馆管理等相关课程。
官网:https://unige.it/en
2. 意大利地质科学与地球资源研究所简介
地质科学与地球资源研究所(IGG)是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 (CNR)的一个研究所,致力于地质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包括应用导向方法。IGG致力于地质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评估、监测和减少地质和环境灾害,以及评估和减轻全球变化引起的风险。该研究所主要活跃于三个领域:地球动力学(板块构造、地深和地表的地质过程和系统、陆地和行星地质学和地球化学、大陆地壳动力学、地质材料、碳循环)、地下水资源(地热能、含水层、水文地质学、同位素水文学、水文循环、污染)以及地质年代学和广泛时间尺度上的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
IGG拥有大约30个实验室,其中一些是全球一流的实验室;拥有95名员工、约70名研究员和数名博士后和研究生;参与教育项目(硕士和博士论文、组织博士后培训课程)以及推广和传播活动。
官网:https://www.igg.cnr.it/en/organization
3.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简介
法国国立文化遗产学院(INP,Institut national du patrimoine)成立于1990年,主校区位于巴黎,是法国文化部直属的高等教育机构,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修复与管理领域。学院拥有一个实验室、一个图书馆和一个资料资源中心,收藏遗产保护和修复专著达30000多种。国立文化遗产学院包括两个部,一个负责培养遗产保管员,另一个负责培养遗产修复专家。此外,学校还设有旅游遗产管理硕士专业,课程涵盖绘画、雕塑、纺织品、陶瓷等修复技术,以及文化遗产管理与研究。
官网:https://www.inp.fr/en#
4.英国李约瑟研究所简介
李约瑟研究所是东亚科学史图书馆所在地,位于剑桥西部罗宾逊学院内,这里是“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的所在地,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对东亚科学、技术和医学史感兴趣的研究人员。该研究所及其图书馆为学者提供研究和写作设施,图书馆目前拥有约30,000种图书,包括一些重要的藏书,以及约20,000种单行本。
半个多世纪前,李约瑟博士开始了一项长期项目,研究中国人对人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贡献。该项目发展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史”项目,迄今为止,李约瑟及其合作者已出版了 24 部重要著作。该项目被描述为“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历史综合和跨文化交流的单一行为……”。
官网:https://www.nri.org.uk
5.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简介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系(UCL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创立于1937年,是全球顶尖的考古学教育与研究机构。考古系因其卓越的教学和学生体验而获得全球认可,让其在众多大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2023年QS学科排名全球第3(英国第1)。考古系向英国、欧盟及海外学生提供本科、研究生课程项目。考古系的研究方向涵盖实地考察、实验室分析和保护、文物研究以及跨多个学科的理论、综合及分析工作。
官网:https://www.ucl.ac.uk/archaeology/
责编:刘传宇 梁燕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