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学校举办“宏德讲坛”第三十讲暨院士大讲堂系列报告 ——吴奇院士谈“为何及如何上大学”
2023-04-18 供稿单位:学工办

4月15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宏德讲坛”第三十讲暨院士大讲堂系列报告在昌平校区体育馆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奇教授受邀作题为“为何及如何上大学”的报告。校党委副书记甘志华主持活动,学工办、教务处、宏德书院负责人,以及各院(系)本科生代表参加本场报告。

甘志华对我校“宏德讲坛”在繁荣昌平校区校园文化内涵,培育优良校风学风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介绍,希望青年学子们领略大师风采,感受科学魅力,探寻人生方向,培养正确的学习理念和思维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践行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报告中,吴奇院士围绕“为什么读大学、大学是什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三个方面,通过大量生动实例,诠释了大学的主要功能在于保存、创造和传播知识,引导同学们要正确认知大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尊重个人兴趣,接受教育洗礼,追求更加全面的知识,做一个智慧的人。在谈到“如何上好大学”话题时,他鼓励同学们要学会自己读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学会欣赏读书,从读书中感悟人生和生活的道理;要学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充分利用大学的学习资源;要学会正确思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判性思维”。

互动环节,吴奇院士对同学们的提问逐一耐心解答,并勉励同学们要“勤学、多问、思辨;多参加活动、多主动实习、多积极写作;成为一个有知识、能创造、会品判的智慧之人”。报告层次清晰,讲述精彩生动,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吴奇  博士、深圳大学食品科学与加工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伟伦化学荣休讲座教授和物理荣誉讲座教授。198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专业毕业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朱鹏年教授。1987年获化学博士学位,继而在该校化学系任博士后研究员至1989年。1989-1992年任职于德国BASF公司:先为洪堡基金会研究员,在Dieter Horn博士的指导下工作,一年后获得永久职位,任固体和高分子物理部、分散体系组激光光散射实验室主管。1992年,辞去BASF的永久职位后,他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历任英制讲师 (Lecturer)、教授 (Reader, 1996;越过高级讲师一级)、化学讲座教授 (Professor of Chemistry, 1999)和伟伦化学讲座教授 (2010-2020)。1995年又受聘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教授,并于1996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在母校建立了第二个研究实验室。鉴于他对深入理解溶液中大分子链的构象、动力学和相变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吴奇教授分别于1999和2003年获选为美国物理学会(APS)会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研究长于“集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分子生物之成,设计和执行决定性的实验来回答一些与大分子,生物以及胶体有关的重要问题。”其中包括,分子药物非病毒载体的设计与研发;与神经退化型疾病有关的蛋白聚集的初始成核过程;功能性大分子的设计,合成和聚集;大分子溶液和凝胶网络的动力学与结构;以及难解和特殊高分子的分子特性。他近年的研究兴趣又扩展到食品科学与加工,尤其是大豆蛋白和其它植物大分子的精深加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