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开幕式在北京化工大学东校区举办。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姜恩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中国地质大学党委书记雷涯邻,科技部原副巡视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特别顾问李宝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徐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同光,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院长赵颖,中国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教授马隆龙,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综合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许洪华,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梁媛,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中科院化学所、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多名专家与学者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的80余支入围决赛团队的300余名师生代表,以及我校教务处、研究生院、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刘广青主持了开幕式。
谭天伟在致辞中代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以及北京化工大学向入围决赛的团队表示热烈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与关心学会和北化发展的各界同仁表示衷心感谢,向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仁表示崇高敬意,向为本次竞赛决赛活动的举办付出辛勤劳动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感谢与亲切问候。他指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向。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是推进能源革命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承诺的主导力量。他讲到,本竞赛积极响应了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全国广大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引导大学生把创新激情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变革,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姜恩来在致辞中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向本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密切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等重大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他讲到,本竞赛影响日益扩大,逐步形成学科融合性高、专业性强、学术氛围好、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全面等特点,为促进高校可再生能源教育,推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衷心希望本竞赛进一步强化可再生能源科技实践教育,搭建可再生能源领域人才培养和交流的重要服务平台,帮助提升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攻关协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精神,将大赛打造成为具有我国高校鲜明特色的一流学生赛事平台,为社会输送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人才。
厦门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郑志锋教授作为指导教师代表作了发言,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本科生索鹏飞作为参赛学生代表作了发言。
开幕式上,姜恩来、谭天伟与雷涯邻为获得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单位颁发了荣誉证书。
姜恩来、谭天伟、雷涯邻、李宝山、徐伟、王同光上台触摸启动球,共同启动了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活动。
开幕式后,参会人员进行了合影留念。
当日,入围本次竞赛决赛的80余件优秀作品的海报、模型与实物在北京化工大学校园内进行了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企业家与媒体代表参观了作品展。
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创新性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竞赛。该竞赛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的政策,紧密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导大学生把创新激情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起来,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技术创新与变革,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竞赛主要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等可再生能源,作品包括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等以及社会实践调研成果,体现新思想、新原理、新方法及新技术。竞赛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竞赛自2018年举办首届大赛以来,每年举办一届,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受到了全国几百所高校院所的积极响应,很多作品受到了投资方、企业家及社会机构的关注与青睐,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优秀科技作品竞赛自2022年10月启动以来,广大高校积极踊跃组织在校大学生报名参赛,共收到来自全国183所高校院所提交的参赛作品1499件,参与大学生人数达1万余名,经过专家评审共选拔出300余件作品拟授二等奖或三等奖,百余件作品进入决赛角逐特等奖与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