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故事

BUCT storys
【北化纪实 新区崛起】灯火阑珊处的静与动——新校区的晚九点
2016-06-12 供稿单位:新闻网 阅读次数:108


【编者按】为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向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展现新校区建设的进程与成果,生动记录新校区建设过程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新闻网“北化纪实”栏目特推出【北化纪实·新区崛起】系列深度报道,报道将以朴实的文字、平凡的镜头、现场的经历,去展示新校区建设的点滴瞬间。本期推出新校区夜晚的景象……


(新闻网记者 曾思源)崇山峻岭湮没在夜色当中,早已没有了它蜿蜒盘虬的形态。站在马鞍山上眺望,在这弥漫着的巨大的黑暗之中,只有新校区的灯火和天上的繁星遥相呼应。巨大的吊臂发出低沉的轰鸣声,铁锤在水泥钢筋上奏出短促而清脆的乐章。

天上的繁星,草里的虫鸣,机器的轰鸣,这就是新校区的晚九点---------静谧又富有生机。

钢筋铁骨,百炼精魂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沥青味,一桶桶融化了的沥青翻腾着气泡。“明年学生就要入住了,天气不热的时候我们都是昼夜施工的。”工人们手持火枪,在吹扫完地上的粉尘之后,将粘稠的沥青融化在地基上。夏总工测量完地基高度之后,兴奋地指向一大块空地:“这是食堂的后厨,到时候会装配运输食材电梯。”虽然没能坐上电梯,我们一行人已经感慨万千了。

顺着工程师指引的方向望去,工人们正在给一座初具规模的建筑群安装管路,“一个半月就能封顶了,这是学校现代化的校医院,占地五千多平米,建成后将会是这一片最大的医院。”远处的探照灯射过来,将火热的工地照得如同白昼,三两个工人扛着管道从吊桥上走过,由于腾不开手,对我们点点头,露出大方的微笑。今夜很静,我们能清楚听见师傅们喝水的咕噜声;今夜不静,施工设备巨大的轰鸣淹没了一个个平凡又伟大的身影。

  阑珊灯起,梦想未息

伴随着工地上的火热施工,办公楼内也是一番忙碌景象。办公楼里没有巨型探照灯,没有整齐的口号,但是所有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会议室大门紧闭,从外面隐隐能听到里面对新校区将来的规划。”前期压力很大,明年学生就要入住了,但是水电燃气还是一个大问题。”兰老师解开了领口的扣子,湿透了的衬衣紧紧贴在身上,“但是现在都有转机了,前期协商都做好了,主要就是等待校外管道的铺设了。”他笑着,喘着气跑进了会议室,还要为明天的工作做好规划。

办公室的灯依然亮着,希望在这里萌生。

“如果把新校区走上一遍,两个小时也不够,但是我常常拿着相机一次次地走,现在她并不仅仅是我工作中的一部分了。”小曹负责新校区的宣传工作。她笑称在工作之余带着沉重的设备穿行在工地上是“散步”,很多时候要在崎岖坎坷的土路上前行,甚至要在脚手架上攀行。在我们看来,这一次一次映入眼帘的除了黄土建材之外还有什么呢?“校区建设的一点一滴,我们和她一起成长。” 小曹打开相机,一张一张地给我们翻看图书馆的相片,除了日期之外,一眼看过去我们根本看不出区别,但她总能说出它又添了几层,周边又多了什么建筑。“可能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它的一点一滴我们都想记录下来。”现在新校区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站,大家随时可以在上面看到工作的进展和最新的动态。

月明星稀,踏梦梭行  

原本五点就应该沉静下来的新校区,到了九点依然人来车往。不时听到楼下汽车发动的声音,从黑暗中透出两道光,这是一个刚刚要回家的工作人员。“班车五点就走了,但是如果有会议的话,大家都会坚持到八九点,所以很多老师只能开车上下班”。预算部王老师从2013年就来新校区工作,到一期二期工程结束后,她仍会处理一些后期的核算。她接受采访时还要不时地看看电脑,在她的敲击下,一张张报表,一张张文件从这里发向各个办公室。正是这种常态化的努力,才让新校区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我们可能看不到新校区楼房一层一层的长高,看不到昌平群山中的灯火通明,看不到一辆辆车深夜在高速上穿行,但是我们却看到了新校区的崛起,看到了寂静的山区有了生机。这并不是纯粹的加班,更多的是责任、是担当,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承担着学子们的期盼和北化的未来。

九点的新校区,更凉爽的天气,不一样的忙碌。当我们正在北三环的樱花街畔享受喧嚣与繁华之时,无数新校区的工作者还在昌平那个叫做南口的地方忙碌着。他们办公室的灯亮着,他们家里的灯也亮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