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能力培训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方式,是建设适应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我校第十次党代会的要求,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特色鲜明、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需要。
2013年暑期,学校以吉化、中国天辰、山东瑞星、华陆工程和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五地企业为依托,派出50余名教师组成实践团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活动,效果明显。
2014年暑假,学校将继续组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活动,培训活动拟以吉化(吉林)、中国天辰(天津)、山东瑞星(泰安)、华陆工程(西安)、抚顺化工设计院(辽宁)和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州)六地企业为依托,派出青年教师组成实践团开展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活动,同时积极推进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探索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的有效途径,搭建可持续的教师工程实践培训平台和体系。
一、 培训对象和要求
1、本次培训对象主要面向2010年至2014年入校青年教师(除参加2012、2013年培训外)共计267人。期间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自主决定参加培训,不做硬性要求;同时鼓励和支持其他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参加培训。
2、根据学校工程实践培训工作要求和计划,2010-2012年入校且未参加过工程实践培训的青年教师须选择在2013-2015年参加一次学校统一组织的工程实践能力培训;2013年(含)之后入职的青年教师须在首聘期三年内参加学校指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6个月以上全职在企业从事工程实践工作经历的教师可以免除参加工程实践能力培训的要求。
二、培训组织
学校成立2014年暑期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工作小组,校长任组长,各带队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组织部、人事处、宣传部、工会、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院、高新院、合作交流部和教师发展中心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学院院领导组成。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安排和联系。
学校成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专家指导小组,由校内外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5-8名教师担任,负责对新教师赴企业实践开展前期培训、现场跟踪指导、专家考核评价等工作。
三、培训内容
1、培训时间
2014年暑期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时间全程为4周。
第一阶段(7月上旬)邀请相关专家在校内开展工程实践前期培训。
第二阶段(7月中旬-8月初)赴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训。
2、培训地点(未最终确定)
l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省吉林市
l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
l 山东瑞星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市
l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西安市
l 抚顺市化工设计院,辽宁省抚顺市
l 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江苏省常州市
3、培训内容和形式
培训内容包括工程实践项目合作设计讲座报告、集中研讨、中试操作、企业一线观摩、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其中企业一线参观和交流研讨的内容占到各企业培训时间的50%以上。
四、组织形式
1、培训报名
1)培训报名采取学院组织与个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院选派2010年至2014年入校青年教师(除参加培训外)。我们根据实践基地的培训安排,吉化、天辰、瑞星、华陆、常州院和抚顺各选派10名左右青年教师进行实践培训。
2)有意向参加培训的教师须于2014年6月10日前向学院人事干事报名。学校将根据报名教师专业背景、各企业培训规模等因素与学院及教师本人沟通协调,并确定具体参加培训的教师名单。
2、总结考核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应根据参与实践培训情况提交实践项目报告,并准备培训总结。总结考核将重点考察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技术工艺流程,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研究方案,改进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培训过程中将专业背景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服务企业、服务地方政府并形成良好社会效益的实践工作。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在暑期后将组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总结交流会,由参训教师汇报实践培训工作总结,邀请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专家指导小组进行评价,并评选表彰暑期工程实践培训优秀个人。在实践培训期间,对于从企业带回问题,并能达成初步合作研究意向,促成项目合作的,经学校审核通过后,可从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配套经费支持其开展研究。
五、其他
1、本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培训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培训的情况作为其岗位考核及聘任的依据之一。
2、本次培训相关费用均由学校统一安排,并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参加培训教师一定额度的生活补贴。
联 系 人:孟子超 申家杰
联系电话 :64442357-805
电子邮箱:ctld@mail.buct.edu.cn
附件1 :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青年教师工程实践培训活动报名表
附件2 参加培训教师汇总信息一览表
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
2014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