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4月29日,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国际合作与援助司司长马克 阿尔邦(Mark Albon)来访我校。陪同来访的有工信部调研员赵亦农和副处长朱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主任庞广廉、朱良伟、汤健以及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秘书长伊国钧等。我校副校长陈冬生出席座谈会。材料学院书记李齐方、国际处处长耿海萍、国际处相关老师、学生代表、留学生代表等参加座谈。会议由国际处处长耿海萍主持。
陈冬生副校长讲话
陈冬生副校长对阿尔邦司长的来访表示欢迎,特别是选在4月29日─《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十七年、值得国际社会纪念的日子来访,使本次交流座谈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他非常感谢禁化武组织、工信部及有关部门对北京化工大学的支持。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承担禁止化学武器、维护世界和平的义务;北京化工大学作为以化工、化学见长的一所中国高校,更有责任开展《禁止化学武器公约(CWC)》的宣传和培训。自2009年以来,我校参与了禁化武方面的对非培训工作,这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北化与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合作更加广泛和长久。
阿尔邦司长讲话
在听取国际处耿海萍处长有关学校介绍以及我校开展“禁化武履约对非培训项目”的汇报后,阿尔邦司长发表了简短的讲话,他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北京化工大学作为中国一所培养化学、化工人才的重点大学,禁化武组织很荣幸能与北化开展合作。阿尔邦司长作题为“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报告,翔实地阐述了化学武器定义、对人类的危害、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形成、与化学工业的关系、禁化武组织开展的工作现状、挑战,以及在2013年叙化武危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等,使与会人员加深了对禁化武工作的理解和认识。
工信部是我国《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履约主管部门,我校“禁化武履约对非培训项目”就是在工信部的支持下开展的。工信部赵亦农处长指出,北京化工大学是培养化学、化工领域人才的著名高校,很多毕业生都从事着与禁化武履约相关的工作,并做出了很大贡献。北化开展的“禁化武履约对非培训项目”效果非常好,希望今后能在禁化武领域开展更多工作。
陈冬生副校长谈到,除了培训之外,我校将会以更多的方式参与禁化武履约工作,例如提供技术、法律方面的支持,以及在学生中普及《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知识,学校有愿望和也有能力为禁止化学武器做更多的工作。
“禁化武履约对非培训项目”旨在响应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的号召,资助非洲国家人员来中国高等院校进行研修,提高化工领域的科研技术水平,同时也了解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的意义。主要通过课程学习、试验、参观、实习等培训形式,提高研修人员在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发展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加深非洲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同时也扩大我国履约在国际上的宣传力度。我校援非项目是在工信部的支持下,从2009年开始执行,每期2个学员,时长5个月,我校已经成功举办了4期培训工作。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