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新闻网述评】他们身上,闪耀着北化人的光辉
2013-01-25 供稿单位:新闻网

在灯火辉煌的北京化工大学2013新年音乐会上,首届“校长奖”获奖名单隆重揭晓,励杭泉、李新军、范立海、刘杰、张择五人获此殊荣。校长谭天伟亲自为励杭泉等五人颁奖,并邀请获奖师生在象征着永久铭记、勇往直前的手模板上留下印记。

校长奖,北京化工大学校内最高奖,旨在奖励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师生,于2012年设立并首次颁发。

励杭泉,国内浓乳液聚合研究方向知名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他热心公益工作,秉承学校责任,2012年,工作繁忙的他欣然接受招生办公室的安排,先后到9个省市的26所学校开展科普讲座。他是学校形象的使者,幽默风趣,用知识的光辉点亮学子们对科学的渴望与向往;他是北化尊师的典范,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北化人对学校发展的重大使命。“正是励杭泉老师吸引我来北化的!”2012年,因聆听励杭泉讲座而选择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化工大学并最终被录取的学生超过50人。他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播着北化精神。

李新军,北京化工大学新校区筹建办公室主任,新校区建设的开拓者。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找准和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次次使新校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明确办理土地程序到选址区域调整,从谈判土地补偿到谋划建设方案,他都在一刻不停地奔波劳碌着。他被查出患有严重的胃溃疡,可在学校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他强忍疼痛,仍然带病坚持工作,为新校区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范立海,“80后”青年博士后。年轻有为、敢为人先,他是学校科学研究青年突击队的杰出代表,是青年教师的榜样楷模;潜心钻研、锐意进取,他的研究课题在生物催化转化、基因与代谢工程等方向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公布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IF=9.681,SCI综合科学类排名第三位)杂志上,成为我校在国际顶尖刊物《PNAS》上发表文章的第一人。他敢立潮头、求索创新,是化工大学科研事业的新锐,更是学校蓬勃发展中的希望之星。

刘杰,材料学院2009级本科生。他学习刻苦、追求卓越,学习成绩总GPA高达4.13,为全校最高。他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先后参与了“萌芽杯”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夏令营中,他以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获得青睐,被保送清华硕博连读。他热爱运动,喜欢长跑,参加了北京国际长跑节男子10Km比赛和北京国际马拉松(半程)比赛,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磨练意志、锤炼品格,在坚毅与执着中谱写自己辉煌的篇章。

张择,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网球队员,在2012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中,他击败赛会5号种子、法国名将加斯奎特,晋级八强,创造了中国男子选手公开赛年代以来在巡回赛场上的最佳成绩。训练场上,他训练刻苦、发奋图强,用汗水浇筑自己的梦想;比赛场上,他奋勇拼搏、力攀高峰,用行动诠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汗水和努力换来的是骄人的成绩,他曾获得3次国际希望赛双打冠军和4次国际希望赛单打冠军,成为大陆第一位参加四大满贯公开赛的男子职业网球选手。他也爱学习,在训练期间他总是给自己留下时间去读书和思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迈向最高领奖台的路上,张择的脚步从未停歇。

星光闪耀,群英荟萃。五位获奖者中,有诲人不倦、甘于奉献,坚守在教学战线上的老师;有勤奋刻苦、勇攀高峰,追逐在梦想道路上的青年学子;有恪尽职守、尽心竭力,奋斗在学校管理岗位上的干部;还有勇于创新、醉心科研,在科研领域中取得骄人成就的青年教师。他们体现出的,正是“团结奉献、艰苦奋斗、务实力行、博学创新”的北化精神;他们身上,闪耀着北化人的光辉。

“我们很普通,只不过是努力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而已。”五位获奖者这样评价自己。是啊,他们是令人仰止的楷模,同时也是自强不息北化人的缩影,是甘于付出的北化人的杰出代表。讲台上气定神闲、娓娓道来的老师,实验室里忘我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办公室里忙碌的行政人员,教室里埋头苦读的学生,校园里清扫积雪的后勤人员……每一位北化人,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北化精神,都在以自己的默默奉献守护着北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2012年,学校科研到款突破5亿,创历史新高,新增973项目3项,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各1个。2012年,陈建峰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张立群荣获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卫敏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杨卫民入选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一弦教授获得“中国青年女科学家”称号。2012年,学校成立资源化工绿色过程与产品协同创新中心,“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三期建设通过国家验收;“环境科学与工程”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高分子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成为我校第二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学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师生共同奋斗,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涌现出2010-2012创先争优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优秀党员1人……这些成绩的取得,来自于全体北化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因为每一位北化人的甘于奉献和不懈追求,学校各项事业才得以顺利推进,才可以取得突破性发展。

2012年已经过去,进入寒假的校园,虽然安静了很多,但在实验室里、办公室里、教室里,依然有很多老师和学生在忙碌着……

2013年已经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北化人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化工大学必将培育出更多杰出的精英,北京化工大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