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学校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构建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近日,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304期)以《北京化工大学构建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党建工作典型经验。
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304期)原文如下:
图为教育部网站截图
北京化工大学构建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过程中,北京化工大学着力构建全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学生党员教育格局,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学生党员培养体系,增强了学生党员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了学生党员队伍的全面发展。
构建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在学生党员培养中,北京化工大学围绕培养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政治信仰的卓越人才和化工行业领军人物这一目标,实施学生党员帮助计划、能力提升计划和行动力塑造计划,分别对学生党员开展心理和行为问题专业指导咨询,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学生党员健康成长,搭建三维胜任力模型,选配名师讲授能力提高实操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党员能力素质,让学生党员参与实践,学以致用,实现知识共享和积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制度以及学生党支部工作测评办法等三项制度,完善积极分子、党员发展与党员转正三个标准,夯实学生党员培养的制度基础。与此同时,学校还通过实施入党积极分子“启迪工程”、新生党员“双百工程”、预备党员“升华工程”、学生党员“引领工程”、党支部书记“领航工程”、毕业生党员“旗帜工程”等六大工程,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学生党员学习全过程。
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党员培养平台。学校根据学生党员成长规律,设计学生党员核心能力地图,以课程规划指引学生党员未来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党员进行自我生涯规划,提升学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学校以“学生党员全程化在线教育管理系统”为依托,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该系统将教育与管理、监督与服务相结合,涵盖学生党员成长全过程,实现了学生党员学习的信息化、网络化、动态化、系统化、全程化。
打造全覆盖的实践锻炼平台。学校深入开展红色“1+1+N”活动,完善“大共建格局”,帮助学生党员在服务社会中开阔视野,增长本领。红色“1+1+N”活动中的“N”是指在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的基础上,将优秀教工党支部、优秀学生组织、精品学生社团等吸收到活动中来,并邀请学校相关专家、教授共同指导活动的开展。在校内,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创新教学形式;学生党支部与老干部党支部结对,开展“空巢计划”,关怀离退休老教师;高年级党支部与低年级党支部结对,帮助低年级学生成长;不同学院的学生党支部结对,促进学科交流。在校外,红色“1+1+N”活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部队,广大学生党员在服务基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目前,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党员全程化培养体系涵盖学校1600余名本科生党员、30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全部申请入党学生,已经成为学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有效举措。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学校先后涌现出一批以“北京高校成才表率”闫东鹏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党员、坚守18年“永不断档”的爱心接力队为代表的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团,有效引领了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
原文链接: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682/201210/143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