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首都中青年社科理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推动首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自1995年启动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17年来,在首都各高等院校和社科研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百人工程”已成为首都社科理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品牌,在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社科理论队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2012年度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推荐工作通知如下:
一、“百人工程”培养人选的推荐条件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包括北京市与中央各部委双管单位)、学术团体、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政策研究机构、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和教学人员,符合以下条件者均可参与推荐:
1.具有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年龄在45岁以下(含45岁),特别是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学者。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素质。
3.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在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取得重要学术成果,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4.学风端正,为人正派,有良好的学术操守、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5.具有以下条件的学者优先:(1)学术成果在国家或省部级评奖中获过二等奖以上(含二等奖)奖励;(2)本人担任过国家或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项目主要负责人;(3)承担北京市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被党政决策部门采纳,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4)在《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及本学科权威刊物发表过3篇以上(含3篇)论文,出版过2部以上(含2部)专著。
上述成果或荣誉均要求附有相关证明材料;如属合作的,应是第一作者或第一负责人。
二、“百人工程”培养人选的推荐方式
凡符合“百人工程”培养人选推荐条件的各院(系)、各单位教学和研究人员均可向党委宣传部门提出申请。
请各单位高度重视“百人工程”学者人选推荐工作,积极做好组织申报工作,严格按照推荐条件确定本单位的推荐人选(名额不限),报请本学院党委讨论通过后,统一报送至学校人文社科处。
三、“百人工程”培养人选的推荐步骤
1.参与推荐的培养人选应认真填写《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推荐书》(附后。电子版下载网址:市社科联网站www.bjskl.gov.cn、市社科规划办网站www.bjpopss.gov.cn)。《推荐书》一式两份,于2012年9月21日前报送至学校人文社科处,地址:行政楼412;联系人:蒋美英;联系电话:64434887;电子邮箱:jmy@ buct.edu.cn。
2.党委宣传部、人文社科处进行核实和初选后报送市委宣传部。
四、“百人工程”学者的培养计划
1.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百人工程”学者承担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优先对“百人工程”学者进行资助。
2.设立“百人工程”学者专项课题。结合北京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定向委托“百人工程”学者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
3.搭建“百人工程”学术交流平台。建立“百人工程”学者定期座谈、联谊制度,不定期组织“百人工程”学者座谈会、联谊会,健全社科研究与政府决策需求对接机制。
4.完善学者调查研究制度。组织“百人工程”学者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深入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开展学术考察和社会调研。
5.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通过市属新闻媒体和理论刊物,加大对“百人工程”学者及其成果的宣传力度,为“百人工程”学者成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