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扎实、稳步地推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提高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能力, 3月25日、26日,我校分别在东区科学会堂和北校区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了本学期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本次活动由学工办、北区办和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活动分别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施钢老师和北京交通大学心理咨询室主任田宏伟博士为两个校区的全体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做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徐洁博士、邹丹杰老师,学工办朱冬香老师和全体本科生、研究生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参加了活动。
施刚老师和田宏伟老师分别从高校心理委员的背景及实际意义和心理助人者应具备的素质对同学们进行了培训,帮助班级心理委员明确自身的工作定位和价值。施刚老师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成功管理体系,特别强调了自我成长与完善自我的实践也是班级心理委员的重要职责和任务,突出了班级心理委员自身的心理健康与和谐所产生的感染力和示范效应。施刚老师采用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式,通过呈现真实而生动的个案和心灵成长故事,提出了对心理委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要求,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深刻地体会了做好班级心理委员是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一部分。田宏伟博士认为,大学生心理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帮助别人的爱心、与人交往的亲和力,还应具有敏锐了解他人心理状况的能力,更要积极丰富自己的专业心理知识。他还强调助人者在工作中应对自我角色进行定位,只有明确自我定位,才能使被助者逐渐接受。田老师提出了在帮助他人解决心理问题时应与被助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讲授了部分与人建立关系的策略。
为进一步加强心理委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指导他们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更好地开展工作,我校积极开展了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次心理知识培训为心理委员技能的提高和心理知识的推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我校班级心理委员了解掌握帮助他人与锤炼发展自我的方法,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辅导员了解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在学生管理中的意义与价值,学习发挥班级心理委员作用的方法和策略。( 学工办、北区办、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心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