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我校学生参加2008诺奖北京论坛之“诺奖面对面”活动
2008-11-17 供稿单位:新闻网
  

11月12日下午,作为2008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系列活动之一,“首都高校学生与诺奖**面对面”活动在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副院长若尔斯•阿尔费罗夫,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以及1986年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约翰•郝普克若夫,2004年图灵奖获得者、互联网奠基人、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卡恩与我校等来自北京八所高校的二百余名学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几位科学家先是简单地谈到了各自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约翰•郝普克若夫教授提到了在学习中激励与机会的重要性,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才可能发掘出自身的潜力。而作为互联网的奠基人的罗伯特•卡恩教授则告诉同学们要勇于“学会相信自己的一些直觉”,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在学生向**提问的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例如“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学术界的精神和精髓是什么,文科在学校中的作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各自的重要性以及对互联网发展的展望”;若尔斯-阿尔费罗夫教授认为“科学是没有国界的,科学与社会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格罗斯教授认为“学术的本质在于它的真与美”,卡恩教授“寄希望于青年人的想象力,因为我们现在无法预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多同学希望听到**们的建议,例如“如何准备好本科生向研究生的转变,在以往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遗憾或觉得重新想做的事情,会不会觉得科研工作很无趣”。**们针对同学们的提问认真而风趣的作了回答,对于科研的态度,他们坚定地表示“选择了科学,是因为爱,既然选择,就不会觉得无趣”。**们也向现场同学提了一些问题,包括“建设怎样的大学会对学生更有益”以及“如何能促进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等等。对话结束后,同学们全体起立,为科学家们的真诚交流表示感谢。

**们高屋建瓴的指导发言和耐心回答使在场的同学备受启迪,中国大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也给**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结束。(研究生院供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