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深化产学研相结合
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以来,学校在完善2001年实践教学工作专题会议构建的“三层次四模块”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基础上,深入贯彻第八次党代会关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精神,着力加强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每年投入一定的教学专项建设资金,完善校级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进一步拓展校级机械工程训练中心、院级教学实验中心、系级专业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的实践教学内容。
学校积极拓宽实践教学范畴,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保证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在一年级开设新生研讨课,建立基于教师指导下的探索研究学习模式,架设起学生与教授之间互动的桥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二、三年级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进行立项资助。对四年级学生不同科类毕业环节进行分类指导,严格选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而且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制订了诚信学术的管理环节,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上来。
2007年,学校继续加大对教学专项经费的投入,投入350万元用于实践教学。学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内建有10个校内实习基地,有效地改善了学生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条件。继2005年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物理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后,2007年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化工教学实验中心又被评为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的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学校依托大化工学科理论基础厚实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利用科研项目多、成果转化率高的优势,积极为校外实习基地提供科技服务,强化了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保证了实践教学需要。目前学校拥有80多个校外固定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2007年2月,我校与山东道恩集团就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签约与挂牌仪式。5月,我校与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签署协议。11月,我校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就成立北京化工大学实习与实践基地、双方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举行了签约仪式。11月,我校又与山东淄博齐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培养暨科技合作协议并举行挂牌仪式。我校实施校企合作发展战略,与企业进行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进一步建设研究型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延伸学校实践教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加强实践教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教与学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在承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同时,与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并建设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实践教学具有开拓性质的改革措施。(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