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我校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全面总结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经验,10月28日,我校2006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科学会堂隆重召开。校党委书记王芳、校长王子镐、副校长左禹、党委副书记盛维勇、副校长丁巨元、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任新钢、副校长郭广生、党委副书记王同奇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左禹副校长主持,我校中层干部、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巡视员以及研究生管理人员和研究生代表共五百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副校长郭广生在会上作了主题为《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本次大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为宗旨,将全面梳理我校研究生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研究生、导师和管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培养条件的改善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学校实现研究型大学的进程。大会报告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了近三十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的状况。第二部分分析了我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尤其是总结了近年来我校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规模与质量、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启动了“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与“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整体改革方案”,取得了突出成绩。第三部分以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分别从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创新平台、导师队伍、学位论文评审、分类型培养、招生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生教育的思路。
随后,由校领导宣读并表彰了本年度评选出的“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以及“优秀三助工作奖”获得者,并举行了庄严的颁奖仪式。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汪文川教授作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发言,他就研究生教育提出自己的体会,他指出,坚持学科交叉是培养优秀研究生的重要途径,因材施教,培养有不同特色专长的学生,教学相长,鼓励创新。“学术之星”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齐胜利同学在大会上发言,对导师和学校积极营造创新气氛表示感谢,并阐述了科学研究中创新的重要作用。
开幕式最后由王子镐校长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校确定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规划,研究型大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就是要有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就是要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学校在学科水平、导师队伍、生源以及学习条件、环境的存在一些问题。最后王校长指出将这次大会作为一个开始,全校上下形成合力,采取积极措施,迈出改革的步伐,使我校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把我校建设成一个名符其实的研究型大学。
分组会议上,各学院及机关高度重视王校长的重要讲话和郭校长的主题报告,展开了全面的探讨和思考,尤其针对规范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导师上岗机制、提高生源质量、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培养创新环境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会议闭幕式由副校长郭广生主持。各学院院长、机关以及研究生代表分别做大会交流发言。纷纷表示一致赞同和坚决拥护学校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致表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研究型大学而努力。
大会最后,王芳书记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会议是我校首次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的梳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情况,对全校师生***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将会占据重要地位。王书记指出本次会议是我校面对创新型国家战略任务召开的,将会从深层次上拉动学校的学科布局、教师质量、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等发生深刻变化。王书记强调研究生的质量问题一定要深刻理解党的教育方针,要依靠党团组织、导师、心理教育和规章制度把研究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最后王书记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广**生统一认识,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高。
作为本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的组成部分,我校从今年6月起就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通过研究生导师座谈会、任课教师座谈会、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各学院均围绕本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情况举行了工作会议以及在校研究生座谈会、毕业生座谈会、免试推荐研究生座谈会等就我校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认真全面的探讨,举办了全校性的研究生学术论坛评,评选出2006年“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研究生“十大学术之星”,对活跃学术氛围,培育创新环境,弘扬先进事迹,巩固本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历时近四个月的2006年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工作会议落下帷幕,此次会议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今后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任务和重点进行了整体部署,它必将是我校研究生教育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相信在全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校研究生教育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书写出新的篇章!(研究生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