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1日下午三点半,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郭广生、教学改革试验班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慧教授、北区办主任崔文勇、教务处处长张进明、理学院院长姜广峰、教务处副处长王一珉、理学院教学院长杨屹和教务科科长汪家惠老师等校领导在北区教学楼110与2006级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全体新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会。
郭广生副校长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介绍了组建实验班的指导思想、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机制及相关政策。郭校长首先讲到,因材施教是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实验班的成立,则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在培养好全校所有学生的前提下培养出拔尖人才,要在高原长出高峰。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是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培养出人格高尚,具有宽厚的数理化和英语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校实验班的培养方向与国内其它大学的实验班有所不同,其它大学对学生的培养重在知识理论创新方面,而我校更侧重工科技术创新,强调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验班的培养模式概括起来为“3-5-8”模式,指的是大学三年主要把本科四年的课程修完,五年完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八年完成博士研究生培养。大二学期末开始选专业,并配备专门的导师在专业方面进行个性化培养。郭校长还指出,实验班的教学采用的是研究型大学的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最后,郭校长希望实验班新同学们不仅要在业务上拔尖,思想上也不能放松,要注意思想品德的养成和文化修养的提高。
随后,刘慧老师、崔文勇老师、姜广峰老师、杨屹老师、王一珉老师、汪家惠老师和张进明老师等也做了发言。他们都对实验班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不仅要有创新意识、科学意识,还要有品德、有思想、有责任。
这次座谈会使06级实验班新生对本班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的和将来的发展方向,为化工大学的拔尖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