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研究型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月26日~28日,我校召开了2006年暑期本科教学工作研讨会。会议由教务处组织,王芳书记、王子镐校长、丁巨元副校长、王贵副校长、任新钢副校长、郭广生副校长等校领导出席了会议。学工办、研究生院(筹)负责人,各学院教学院长,特邀代表理学院刘慧教授,各学院教学秘书、教务干事以及教务处全体同志参加了会议。
王子镐校长围绕着特色教育、创新性教育发表了重要讲话。王子镐校长指出,我校本科教学稳定有序不断发展,2004年,我校提前参加本科教学评估并获得优秀,如何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创新性教育和特色教育是我校今后本科教育的重点。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问题,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核心是培养人,更进一步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改变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切实加强本科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需求并打下进一步深造的坚实基础。特色与创新决定水平,各学院应深入思考,找出特色发展之路,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开创学院和学院本科教学的提升之路。教师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关键,各学院应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抓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的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是一致的,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是一致的,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必须考虑本科教学,高水平教授不仅要搞科研,还要把相当精力放到本科教学上来。
丁巨元副校长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了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的体会,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年青教师应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
任新钢副校长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谈到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的问题。他说,学生第一、第二课堂的结合应更加紧密,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应协同作战,教师应更加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成长,真正做到以育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郭广生副校长回顾了十年来我校本科教学的基本情况:十年的改革形成了良性循环的高质量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了这样的体系,无论是人员的变更,年代的变迁,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都是有保障的;经过广**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国内高校中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有很好的发展势头。谈到今后学校教学管理怎么做,郭校长总结为十六个字:重心下移、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构建体系。重心下移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学院为主,以学校指导为辅的模式;分类指导是由于各学科背景不同,学科实力不同,各学院专业发展思路不同等等,一刀切的政策已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须要实行分类指导;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仅仅是重复别人的工作,很难有新的突破;构建体系是要在学校层面上整体把握,需要各部门共同协调。今后教务部门主要应做好三件事:制定政策,搭建平台,协调服务,不断提升教与学服务水平。
特邀嘉宾理学院刘慧教授对2004~2006年实验班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教务处赵静副处长、王一珉副处长分别就所主管的教学和教务工作进行了汇报;各学院教学院长对所在学院有特色的教学工作和取得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学工办任世雄副主任、研究生院(筹)杜洪光副院长在大会上先后发言,就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作了报告。同时,会议还就新生研讨课、第四轮院级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并评选出了2005~2006学年优秀班主任。
本次研讨会明确了今后我校教学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落实了工作重点,鼓舞了士气,为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很好的基础。(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