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信息学院朱群雄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合作完成的“基于数据挖掘等技术的乙烯裂解炉在线优化操作”项目于7月15日在我校会议中心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石化集团信息系统管理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东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学者、专家组成。左禹副校长、科技处孟根发教授等参加了鉴定会。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课题组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测试报告、应用报告等,审查了相关资料,鉴定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方法科学,所开发的优化操作系统具有创新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该项目基于小波理论、输入训练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糊聚类等过程数据预处理技术,基于非线性主元-神经网络建模技术,基于模糊-粗糙集-神经网络技术的故障诊断技术,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工程应用技术等,建立了乙烯裂解炉COT、烟气温度、乙烯和丙烯等在线收率的智能预测模型、在线校正模型、过程优化操作模型、非正常工况监测模型等,实现了乙烯裂解炉参数预测、生产操作优化、实时安全监控、非正常工况监测,可提高乙烯、丙烯收率,增强乙烯裂解炉的操作安全性。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可在同类装置上推广应用,也可为其它流程工业装置的优化操作提供借鉴,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推广前景广阔。
(科技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