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化要闻

BUCT news

最新排行

最热排行

我校召开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讨会
2005-11-03 供稿单位:新闻网

2005年11月2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问题。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出席会议。领导小组组长郭广生副校长,领导组副组长丁巨元副校长、领导小组成员、教务处张进明处长分别就校外人才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校外人才基地建设的迫切性、校外人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等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和国际竞争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实践教学工作需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学生人才培养基地。

我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本着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拟有选择地与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就人才培养进行合作,将校外实训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优势构建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建设成为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这样做的目的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力措施,也是检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

“十五”期间,我校结合国家级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工科物理教学基地的建设,以及校内工科基础课程机械基础教学基地、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文化素质基地的建设,在校内构建起富有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门化实训基地。经基地教学培训的学生直接参加了有关重大科技计划工作和产品研发等工作,使学生普遍养成了良好的素质和较强的能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为了尽快改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现状,学校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为学校高质量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切实的实践条件已显得尤为重要。

郭广生副校长、丁巨元副校长强调,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主动与管理水平高、综合实力强、技术手段新、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合作,是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抓住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发挥“人才培养基地”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进而与企业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取得高校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双赢,是高校人才教育及改革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应强化人才培养的主体意识和源头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高等人才培养融入到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去。要创造性地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合作,不断吸引企业资金和物质技术装备参与人才培养,同时也要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和产品研发中的问题。

会议商讨,发挥各学院、校友会及有关职能部门联系广泛的作用,选择一批与我校学生实训实习有合作关系的大中型企业作为首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意向性单位,就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进行磋商。

教务处

2005年11月3日

相关附件